N栏目主持 苏燕梅 黄启鹏
在福州台江区西洋新村里,来自重庆的外来务工人员有20~30户居住在这里,以陶姓为主,形成了一个新的“重庆圈”。他们租在最便宜老式柴火房,门口摆放的油漆桶、扫帚等工具,泄露了主人的职业。
楼上的居民觉得他们脏乱、使用液化气有隐患;他们觉得楼上的住户抛垃圾、泼脏水素质低,不友好。楼上楼下僵持着,已有十年历史。
在这个柴火间“部落”,生活简陋,却不乏幸福。他们坚持农村的生活方式:互相串门、互通有无;联合动手做年货——腊肠,攒钱为下一代结婚;他们的孩子没有玩具,却从不缺玩伴……
蜗居
最贵房租,每月只需300元
虽然离过年还有一个月,但重庆来的陶大妈已把做好的腊肠挂上了楼上阳台的铁杆。衣架串起的菜心,在风里翩翩起舞,慢慢地风干。
火柴盒,形容陶大妈现在的家,再贴切不过了。10平方米的柴火间,每月300元的房租,让重庆来的陶大妈一家六口在福州安了家。陶大妈的家,在老乡中算是宽敞的,不少人都挤在8~9平方米的柴火间里,房租也只有150~200元。
邻居也姓陶(这里大多数人姓陶),我们叫他“陶大爷”,陶大爷“家”里的空间利用率做到了极致。房间的最里安了一张床,床高1米2,要垫张椅子才能上去。床的上方,还隔了两层,一层放箱子,一层放最近穿的衣物。床下也不闲着,放了工具和洗澡盆。台灯上墙、毛巾挂在碗柜下方,钉几根钉子,挂上几根电线,挂挂腊肠,晒晒衣服。
这样的布置,在每个柴火间里,都可以看到。
年味
有“串户”,就有幸福感
这个“部落”里,住着一名土工。他说年景好时,每个月能挣上5000~6000元。但他考虑到儿子要娶亲、买房,把腰带勒了勒,“只不过是个睡觉的地方,有个地就可以了。”
虽然只是个“睡觉的地方”,但有了“串房”,日子就好过得多。在这个“重庆圈”里,老乡间“串户”很常见。“串户”是重庆的土话,就是串门的意思。陶大妈在家,就帮着一些上班的老乡做腊肠。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吃个饭,聊个天。
腊肠就是“串房”的产物,这种重庆乡下必备的年货,不是靠一个小家庭的人手就能完成的,乡邻们聚在一起,完成浩大的制作工程。大家不会计较谁做得多谁做得少,甚至有些完全没空参与的乡邻也能分到同样的一份。
孩子
从不担心没伙伴
作为火柴盒“部落”的孩子,在歧视中慢慢长大,但他们从不担心没有玩伴。跳舞、打球、“编花篮”,都是三五个孩子一起玩,连晚上做作业也是一起做。
前日中午,当主持人来到西洋新村,四五个孩子,勾着腿,一起唱着歌谣“编编,编花篮,花篮的里面是小兰……”这时,一个小伙子扔了一个大娃娃,孩子们冲上前,捡起娃娃当宝一起玩。
在孩子们哈哈大笑时,一盆冷水从三楼泼了下来,泼灭了笑声,也打湿了孩子和主持人的衣裳,连镜头也差点遭了殃。“习惯了,扔垃圾、高空抛物,成了常有的事情。”一位家长说。
而孩子们无视这些,仍然玩着、笑着。大人们觉得,他们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过得快乐。
感谢福州王先生拨打968111提供新闻线索,奖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