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特派南海记者 张志宏 马海涛 后方支援记者 张伟 文/图
关注理由:南海的风暴仍在肆虐,“海都‘渔家乐’,记者南沙行”特别行动的两名记者,在西沙避风昨日进入第三天。海上风浪超过10级,半夜睡觉浪花也能从舷窗溅入,打湿被子。
过去的一天,记者充当了船员的角色,帮助固定帆布、缆绳。茫茫南海,切身体验什么叫“同舟共济”,也更理解在美济礁上坚持养鱼的平潭乡亲,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自然环境,是多么的不易和伟大。
两千公里之外的那艘小船,也牵动海都报读者的心。前方发回的航海日记,每天都能吸引无数目光,记者也因此拥有了不少“粉丝”,“马海涛拍照时注意安全!”“张志宏钓鱼的姿势很帅!”这些温暖的调侃语,让前方记者在狂风大浪中多了许多温暖。
【航海日记】甲板站不住人被子被打湿
由于南海海域的大风还在持续,“京太渔01号”继续在西沙礁盘内避风。前晚开始,海风明显大了很多,一到天黑,甲板上根本站不住人,不小心很容易被大风刮进海里去。
吃了晚饭后,坐在船舱内,就能感到风越来越大,船身晃动得厉害。
风从船舱的缝隙灌入,呜呜作响,凌晨3点,巨大的晃动将船员们摇醒,浪花拍击着船身,冰凉的海水从舷窗溅入,打湿了被子,甲板上还传来一些物品散落的声响。
“外面的风至少有10级。”船员们说。船员林圣平隔着舷窗向外张望,可能是看出了记者的担心,他安慰说:“没关系,我们在西沙里面,很安全的!”
出现“白鸽浪”渔政船也来避风
昨天清晨,西沙的阳光依然灿烂,蔚蓝色的海面上出现了一层层白色的浪花,平潭的渔民念家法说,这在我们家乡叫做“白鸽浪”,只有在风大的时候才会出现,渔民们只要看到这样的浪,就知道海上的风很大,这样的天气不适合出航。
在不远处的海域里,又出现了几条改道来西沙避风的船只,通过望远镜看到,其中的一条船是渔政船,还有几条是来自香港的渔船。
趁着上午短暂的阳光,船员们赶紧把昨晚被吹散的物品整理归位,重新捆扎结实。记者也戴上手套,帮助固定覆盖装淡水船舱的帆布。帆布十分厚重,忙了一会,记者就出了一身汗。船上的缆绳也松脱了,记者又和两名船员一道紧固缆绳。
小船装备北斗导航可自动航行
昨天下午,虽然风还是很急,但气温升高不少,记者也借着这个机会,把乘坐的这艘补给船看个仔细,还专门拍摄了一段介绍船只的视频。
补给船“京太渔01号”长40多米,宽约7米,排水量不到500吨,只能算是一条小船。在船头的位置装着锚机,锚机的下方是一个冷冻舱,里面保存着此次运往美济礁的饵料。
船中间位置是船员舱,约3米见方的空间,两侧各设双层床位,可容纳8名船员。船尾中段两侧,各是一个船员舱和餐厅,船员舱可住3名船员。船尾部是厨房和厕所,空间都很狭小,厕所很矮,门不到1米高,平时大家要上厕所只能弯腰进入。
船舱的空间都比较狭小和低矮,过道上还有很多横梁,有的高度才1.6米,只要稍不小心,头就很容易撞在船舱顶横梁上。
“京太渔01号”分为4层,在船的底部是机舱,发动机和发电机组都安放于此,中间的两层是船员生活起居的场所。而最顶上的一层则是控制室,内有北斗卫星导航设备、控制舵及高频广播等系统,航行都靠这里指挥控制。
船长邓大瑚说,以前的船都靠人手工控制,当船长很辛苦,现在安装了卫星导航设备和自动化操控系统,只要设定航线,船就能自动航行,一些暗礁在海图上都有明确标示,人只要在控制室值班,防止和其他的船只发生碰撞就可以了。
尽管装备已经很现代化,但补给船航速并不快,最高只能开到10节,有风浪时只能开六七节,相当于每小时13公里。渔民兄弟们就是用这样的船,在南海上年复一年地航行,为了祖国的尊严,也为了自己的生计。
林载亮致电记者:你们让我很感动
昨日下午5时,林载亮教授给记者打来电话,对此次海都报记者跟渔船前往美济礁的行为表示肯定和勉励。他说,冬天的南海是风浪最大的时候,“京太渔01号”又是一条小船,在海上颠簸的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启航后最难熬的28小时,林载亮知道记者晕船呕吐时,开始想办法,“我当时想请三沙市帮忙,把你们接回三亚。毕竟你们第一次出这么远的海途,身体受不了”。但记者坚持要前往美济礁,把父老乡亲的慰问,带给守礁的兄弟们。
“你们让我很感动!”老人在电话里说。
他说,强度颠簸下的难受度是很难想象的,他自己也有相同的经历,晕船甚至导致他这个老海洋人大小便失禁。林载亮说,在美济礁养鱼以来,他接触了很多很多的记者朋友,但是海都报记者的敬业和坚持的精神,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希望你们撑下去,把咱们福建人养的爱国鱼,带回去给乡亲们尝一尝!”他鼓励说,“年轻人,这段路一定是你们人生中最难忘的!”
【后方互动】
读者:海都报道让南海“近了许多”
昨天上午,大学生小张打进968111说,以前也关注南沙局势,总觉得离自己很远。自从海都报报道了平潭乡亲在美济礁养鱼后,感觉南海在心理上“近了许多”。此次看了“海都‘渔家乐’,记者南沙行”的报道,他还特地上网找了美济礁的水文资料和历史沿革资料。“佩服咱们老乡,真是好样的!”“感谢海都报,让我们认识了真正的南海!”
对本报的两名前方记者,继续有网友表达关切之情。本报昨天特地列出的“航海菜单”,让不少网友感慨,蔬菜太少了,“海上盐分那么高,没蔬菜吃太难受了。”其实,这份菜单已经算好的了,航程刚开始,补给都算充足。随着航线逐渐向美济礁延伸,船上的食物储存越来越少,对船员来说,后面才是大考验。
“记者南沙行”视频见海都网www.Nh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