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健康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患者复查肿瘤消失引发广泛讨论 专家提醒:抗肿瘤没有神药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权威专家解读《肿瘤年报》称规范治疗是关键
 

N本报记者 林宝珍 通讯员 吴志

日前,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

肿瘤和癌症有什么区别?平时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什么?如果不幸患了癌症该怎么治?听听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专业)主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欧阳学农主任医师如何解读肿瘤年报。

肿瘤与癌症有什么区别

肿瘤并不等于癌症,良性肿瘤对生命无影响

“人们常有一个误区,就是直接把肿瘤等同于癌症,并且对癌症患者感到深深的恐惧,其实,癌症只能算作是肿瘤当中的一部分。”欧阳学农主任解释说,《年报》发布的肿瘤通常指癌症。

肿瘤包括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后者才是我们常说的“癌症”。

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呈膨胀性生长,周围有包膜,只压迫不浸润周围组织,肿块用手触摸可浮动,质地较软,与正常组织界线清楚,手术切除容易,不复发,对人的生命无影响。恶性肿瘤更具侵略性,它生长迅速,侵犯周围组织,无明显界线,质地较硬,无包膜,向周围蔓延、扩散,有强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不过,良性肿瘤有癌变的可能性,但可能性很小。

“肿瘤离我们很近,却并不可怕!”肿瘤不仅可以通过积极的保健,得到有效的预防,而且,在治疗方面,目前生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技术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将在癌症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癌症如何预防?

先把“健康”拴在自家围栏里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古人是这么说的,但是为什么让羊逃掉呢?欧阳学农主任认为,对于癌症,最好还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把“健康”拴在自家的围栏里。

例如乙肝在肝癌高发因素中排在第一位,但目前欠发达地区接种疫苗还不够规范,还有很多人觉得乙肝疫苗出生时打过就不用打,但这种保护作用也有时限性的,应该在每次接种后3-5年复查,视情况再次接种。此外,很多乙肝患者没有进行规范治疗和早期干预,以致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癌症主要是由遗传、个人生活习惯以及当地的饮食风俗、环境气候等原因所致,例如抽烟喝酒、大气污染都可能造成癌症。外环境是普通个人没办法控制的,但是防癌可以从起居习惯、自身防护着手,弹好“三重奏”:一是在肿瘤尚未形成时,通过健康的饮食、生活、心理调节方式来进行;二是定期的防癌体检,例如福州作为胃癌的高发地区,胃镜便是健康体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项目;三是注重康复,通过规范化诊治方案,提高肿瘤患者治愈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针对如今流行的各种“饮食防癌”说,欧阳学农主任医师认为,没有哪种食物吃了就一定能预防癌症,但某些食物的防癌作用及辅助防癌功效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在饮食上多注意均衡营养,食材的选择上新鲜最重要。同时,不抽烟、少喝酒、常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乐观的情绪,这些在生活中可以控制的因素,都能对肿瘤的预防起到作用。

癌症如何治?

不必强求“新技术”

微创外科、介入、基因治疗以及光子刀、伽玛刀、氩氦刀……临床上,如今各种治癌技术很新,也很昂贵。

“好的治疗不一定贵,就像贵的治疗不一定好。省钱的关键,是必须进行规范化治疗。”欧阳学农主任认为,对于新技术的排斥或滥用都不可取,关键在于是否“以病人为本”,提供高效、廉价、合理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活得久、活得好。有的癌症很难用单一的治疗方式治愈,需采用“鸡尾酒”理念,把现代的新技术与化疗、放疗、传统的中医等结合起来。

“癌症不可怕,它其实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只是一种慢性病,并非不治之症。”欧阳学农主任说,首先要向癌症患者宣传规范化治疗的理念,在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家庭经济情况、患者以及家属意愿、个人信仰等,制定最合理最规范的治疗方案。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

●恶性肿瘤发病率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至44岁年龄段几乎翻番,达到154.53/10万;50岁以上人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60岁以上癌症发病率超过1%,80岁达到高峰;

●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为1.681;

●肺癌居癌症死亡首位,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

●癌症呈地域分布明显,食管癌高发区主要集中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胃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及沿海各省份,如上海、江苏、甘肃、青海等较为突出;肝癌高发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及东北吉林等地区;城市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速度快;

●癌症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包括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等。

10条防癌“金措施”

1.戒烟。吸烟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危险因素,有20%~30%的癌症与吸烟有关,特别是男性肺癌,与吸烟数量及年数成正比。

2.了解家族疾病风险。癌症不会直接传染,但临床中约5%~10%的肿瘤与遗传有关。并不是说父母像遗传外貌特征一样把肿瘤直接遗传给子女,遗传的仅是对恶性肿瘤的易感性。乳腺癌、卵巢癌、肠癌是遗传比例最高的三大肿瘤。

3.增加新鲜水果蔬菜摄入。不新鲜的食品中多含有亚硝胺,而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抑制亚硝胺在人体内的合成。水果中的果胶、黄酮等物质具有防癌作用。

4.每年看一次医生,而不是看病。癌症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大家不要有病了才找医生,即便没病,也应该至少每年一次找医生沟通自己的身体状况、取得建议,或者到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有条件的要做一次肿瘤专科体检。

5.减少油、盐消耗。盐能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使胃黏膜的屏障机能丧失,致癌物质极易入侵造成胃癌的发病率提高,所以腌腊食品也要少吃。

6.运动有规律。规律运动,通常的建议是:强度不需太高,别把运动当任务,要有规律,能够坚持,不能有压力,以做完之后感到愉快为准,这种运动方式最能提升免疫功能。

7.乙肝疫苗接种。乙肝有着明显的病情演变过程:乙肝、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临床上,90%的肝癌患者都合并有乙肝。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8.避免酒精、处方药物、快餐。酒精、处方药物和快餐的过度食用或滥用会造成很大危害,正如暴晒日光一样。

9.避免不必要的雌激素替代治疗。过量的雌激素会打乱身体内分泌平衡,引起不良后果,如乳房胀痛、腹部酸胀有下坠感等,甚至增加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风险。

10.了解癌症报警信号。癌症也并非一点征兆都没有,若发现身体出现肿物,且逐渐增大;乳房内肿块或乳头排出血性液体;有吞咽梗阻感或胸骨后烧灼感;干咳或痰中带血;便血或排便异常;无痛性血尿;进行性加重的头痛,特别是伴有呕吐及视觉障碍;持续性声音嘶哑;黑痣迅速增大或破溃出血;不明原因的进行性体重减轻等“报警信号”,要进一步到医院检查。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