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国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李克强谈空气污染治理:要公开透明要有所作为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克强谈空气污染治理:要公开透明要有所作为

15日,山东大范围雾霾持续。为应对空气污染,济南市政府当天推出了车辆单双号限行等8条应急措施
 

N中新 中广

近来,中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不少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5日在出席会议时谈及空气污染治理问题。他说,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雾霾天气,有自然因素也有生产方式粗放的因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问题的解决也需一个长期过程,“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李克强说,最近大家议论比较多的是中东部地区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说有自然因素,也有生产方式粗放的因素,它再一次警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

李克强强调,我们的生产、建设、消费都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落后的生产能力要坚决淘汰,而且必须淘汰,同时过度的消费方式要坚决摈弃。

谈及雾霾天气,李克强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一方面加大环保执法等相关方面的工作力度,同时公开、透明并及时向公众公布PM2.5的数据,提醒公众有污染,损健康,要加强自我防护。这件事需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

【数据】世界10大污染城市,中国占7个

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前日发布,提供了上述数据。该报告由国内外环境领域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及来自亚洲开发银行的专业团队联合完成。

报告称,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一财)

【名词】“北京咳”印入外国旅游指南

和北京烤鸭一样,“北京咳”近年频繁地出现在旅游指南中。美国一本旅游指南中提醒游客:“很多人抱怨‘北京咳’,但我们还不知道预防的方法。”简单说,“北京咳”是一种类似水土不服的反应,指一些人来到北京后便会不由自主地咳嗽,离开后咳嗽又自然消失。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北京咳”一词由来已久,1990年,国际扶轮社所办杂志上刊载的一篇文章写道:“工业国家曾经的主要城市现象空气污染,已经散播至全世界……在北京,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疾病很常见,被称为‘北京咳’。”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京岚表示,“北京咳”也算是病,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指气道受到某种刺激而发生收缩反应,表现为咳嗽、胸闷、哮喘等。  (生命时报)

【讲述】

央视记者:在京因空气污染致面部肿胀,驻英后缓解

央视记者唐湘伟在北京时曾患上严重过敏症。医生检查后说,他的皮肤的过敏源是尘螨,空气污染严重时,空气中的微细颗粒都能直接影响他的病情。在病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唐湘伟的双眼甚至整个面部都是肿胀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需要一直用眼药水和抗过敏药来控制病情。

两年前,唐湘伟来到了英国,由于这里的空气要比北京洁净很多,他的皮肤过敏症大幅缓解,大约有一年的时间没有用药了。

唐湘伟表示,如今的伦敦,已经很多年看不到旧时文学作品中经常描绘的雾都风情了。他所在的办公场所,是伦敦的市中心,也感受不到空气污染所带来的痛苦。   (央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