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特派记者 张志宏 马海涛 发自南沙美济礁 文/图 本报后方支援记者 周德庆
关注理由:
在中国的南沙群岛,有一个国内最年轻的行政村,叫美济村。村里有53位村民,村民的家和村委会,就在美济礁潟湖内的一艘渔船上。1月18日清晨,“海都‘渔家乐’·记者南沙行”抵达美济礁后,7天7夜的时间里,本报特派记者与村民同吃同住同捕鱼,一起体验艰苦寂寞的戍边生活。
昨天下午,本报特派记者与美济村的村民依依惜别,满载“爱国鱼”返航三亚。分别前,村民面朝祖国大陆,预祝全国人民春节快乐,并在村里成立了“海峡都市报驻美济礁通联站”。今后,美济村的村民将在第一时间,通过本报传回原汁原味的南海新闻报道。
【航海日记】
面朝祖国大陆拜个早年
昨天上午,满载的“京太渔01号”就要返航三亚。返航之前,留在美济礁过年的平潭籍渔民和海南渔民代表,特意将“三沙市南沙区美济村村委会”的牌匾举起,面朝东北,遥望祖国大陆,预祝全国人民春节快乐,并向福建乡亲提前拜个早年。
留守的渔民,将要在礁上度过美济村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去年12月5日,美济村成立了,守礁的53位渔民成为第一批村民,其中5位村民来自福建平潭,其他则是海南岛的渔民。
它是中国最年轻的行政村。首任村主任林载亮教授说,美济村正式授匾剪彩是在去年12月5日,至今还不到两个月。授牌当日,美济礁异常热闹,三沙市的市长和其他主要领导都来了,祝贺美济村的成立。
春节留守渔船错过儿子婚礼
目前,村民的家和村委会都设在潟湖内的“琼富华01号”渔船上。这是一艘千吨轮,可居住40多位村民。一旁还停泊了两艘灯光捕捞船,可居住20多位村民。这些船,就是村民的家,他们的生活物资则全靠补给船运送。
看着将要返航的“京太渔01号”,平潭籍渔民施仁平的眼眶湿润了。施仁平说,今年,他和其他4名平潭老乡都要留在村里过年,清理网箱。可过年刚好是儿子大婚的日子,“没办法,赶不上了。”为这事,老婆在电话里责备他,他嘴上说:“到时候打电话祝贺下就可以了。”可一放下电话,他就背过脸沉默了。
村民将住上新房海都通联站成立
在林载亮和村民的提议下,“海峡都市报驻美济礁通联站”昨天成立。美济村的村民说,今后,他们会第一时间向本报传递有关南海的新鲜事、好玩事。
此外,美济村还有一个好消息。村委会委员林圣平说,目前,一座超过千吨的水泥平台正在三亚建造,估计今年5月将运到美济礁,然后通过事先预埋的桩基固定在环礁上,形成一个水泥平台,“你们下回来时,就可以住在新房了。”
据了解,正在建造的水泥平台设有上百个房间,房间里有厕所、空调和专门的浴室等。而且,平台上装载了4台发电机组,还设有冷库等设备,甚至还可在平台上打球、种菜、跑步等。
告别美济礁再次瞻仰纪念碑
临别时,记者特意乘坐小船,再次沿着环礁绕了一圈,又一次瞻仰了“中国南沙美济礁养殖遇难者纪念碑”。
美济礁还是那么美。深蓝的海水中,五颜六色的珊瑚礁把环礁围成了椭圆状。环礁外,波涛汹涌;环礁内,海水浅蓝透明。阳光下的美济礁就像一幅具有生命又五彩多姿的水彩画卷。
船缓缓开动,“再见了,美丽的美济礁!”
【后方互动】“爱国鱼”下周抵榕
“‘爱国鱼’运到哪里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买到?……”尽管本报已经暂停预购,但热线968111仍然不停接到市民的咨询电话。
记者了解到,预计三天三夜后,“爱国鱼”可被送到三亚进行再加工,下周将运回福州。本报正在紧张筹备“海都‘渔家乐’”的各项事宜,具体时间和购买规则可继续关注本报后续报道。
得知“爱国鱼”在福州订购火爆的消息后,身在三亚的林载亮教授非常高兴。他在电话中向记者透露,今年,他将在美济礁扩大养殖规模,增加鱼类的品种,并表示要把“海都‘渔家乐’”继续办下去,向福建乡亲回馈更多更好吃的“爱国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