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宿小庆
本报讯 9.8斤!如果把这个数字和一个刚出生的女婴画上等号,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意外。然而,这正是福州吕女士女儿的重量,为生下女儿,吕女士吃了不少苦,最后还是剖腹产,才把孩子生下来。
吕女士说,她头胎生下一个重6斤的女宝宝,家人觉得孩子太轻,不够壮。因为他们夫妻是农村户口,按相关规定,头胎是女儿,可生二胎。因此,她怀上第二胎后,便开始了食补计划。“每天忙着吃水鸭母、鸽子、白鲫鱼、鲈鱼和其他海鲜。”吕女士说,这样吃法,使她肚子比同月的孕妇大很多。
这也令她尝了更大苦头,临产前的两个月,晚上没办法睡觉,肚子上的皮肤撕裂着疼痛。“想着多吃点、吃好点,生出个重量级宝宝,辛苦点也值。”吕女士说,当妈的都这么想。结果,孩子只能剖腹产。
与吕女士一样,刚有了9斤多重女儿的李女士也是在怀孕期间海吃,“我妈妈也说,孩子出生时重,更好养大。”为了孩子胖点,除了一天吃四五顿外,她还不时吃零食。
生个重量级宝宝的观念,到底科不科学?记者从福州市二医院相关医生了解到,一般孩子出生时在6~7斤是最好的体重范围,“重量级”宝宝易造成生产风险,“并不是越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