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特派记者 陈文浩 毛朝青 文/图 昨日19:00发于贵州省贵阳市
本报讯 昨日上午,贵阳,阳光明媚。
海都·融汇“母婴爱心专列”,在行驶了1823公里,历经36个小时后,外来工兄弟们安全到贵阳。
他们大多还要再花3到5个小时,搭乘交通工具才能回到老家。昨晚,本报随行记者陆续收到外来工兄弟平安返家的电话或信息。
这一晚,他们应该能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了。
2月6日上午9时贵州凯里往贵阳路段
到站前,他收到用工邀请
经历一天两夜,火车已经进入了贵州境内,离贵阳站也越来越近了。一早看到王朝贵,他眼里留有几丝血丝。王朝贵说:“有孩子在旁边,不敢睡得太沉。”儿子王小龙已经六岁了,上幼儿园大班,性格比较外向。
王朝贵现在在福州甘蔗一工厂里开叉车,老婆也在福州打工。
回家的路近了,王朝贵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对于这次回家,老婆开始还有点犹豫,因为在老家,属于他的房子已经成了危房,屋顶的木板被雨水泡烂了。但是他坚定地要回去,特别是要带着儿子回去,见一见家里的老父老母。
昨天上午8时许,贵州当地的爱心企业打出了“老乡们辛苦了!欢迎回家过年”的横幅,并向车上返乡的务工人员和家属派发盒饭和礼物。
王朝贵成为唯一的幸运儿,该企业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让他填写了“员工登记表”,承诺将录用他,而且月薪将在2000元以上。该公司的代表黄总表示,王朝贵在沿海地区学习到先进的操作技术,这正是他们企业需要的。王朝贵认真填写了登记表,表示他会认真考虑,“毕竟这能离家更近些。”
2月6日上午11时15分贵州贵阳火车站
“我们迎着阳光到站了!”
“呜——”火车减速,缓慢进入贵阳站。昨日的贵阳,阳光明媚。“母婴爱心专列”在福建和江西境内行驶时,不时遭遇寒风细雨,但是昨日驶入贵阳境内后,却是一路阳光。
“我们迎着阳光到站了!”列车中不知哪位年轻人这么喊了一句,这种情绪迅速传遍了全车厢。虽然经历了一天两夜,但旅客们迅速站起来,抖落身上的疲惫,焕发出阳光的一面,纷纷和同行的伙伴们握手、拥抱。“我也在闽侯打工,过年回去后一定要过来坐坐。”“我在马尾。”……打工的老乡们纷纷约定,年后再见。一对年轻人一边紧紧地握着手,一边兴奋地说着:“到了,到了!”
“母婴爱心专列”的旅客让记者向海都报和福建融汇集团转达他们的谢意。海都春运直通车“母婴爱心专列”开通后,融汇集团第一时间致电本报,献出爱心赞助“母婴专列”的所有费用,和本报携手给外来工免费送票,使118名贫困工友获赠免费爱心车票,踏上温暖回乡路。
2月6日下午2时35分贵州贵阳高坡乡
一到家她换上民族服装
出站后,因为绝大多数旅客都住在贵阳以外的县市,他们还需搭车3到5个小时。王朝贵是母婴专列上唯一一位家住贵阳境内的乘客。本报记者跟随他一家,搭乘爱心企业提供的车辆,来到号称贵阳海拔最高的乡——高坡乡。
车子从市区到高速,再绕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历经近两个小时,才来到了王朝贵父母所在的龙云村。
“太感谢了,省了一个多小时。”王朝贵说,如果他们自己回来,要先搭车到花溪区,再乘中巴到高坡乡,再搭摩的到村里,单行车时间就要三个小时左右。
“小龙!”王朝贵的母亲一见家门口来了车子,知道是孙子回来了,步履艰难地迎了上来,并张开双手紧紧将孙子抱住,再亲吻一下,嘴里喃喃说着:“太好了,太好了。”随后,奶奶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又赶紧招呼企业代表和记者一行,在她的眼角边,还残留有泪水。
屋子是王朝贵的家人齐心建起来的,虽然外表只有部分装修,但还是比较整齐干净。
王朝贵不肯带记者到他的危房里去,尽管听说只有几分钟的车程。不过,王朝贵的妻子王练他特意换上了她的苗族服装。王练他说,这些民族服装是逢年过节或者有重大喜事时才穿的,她上次穿还是小叔结婚的时候。“今天家里来了这么特殊的客人,希望以此欢迎你们,感谢你们,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