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文浩 包华 文/图
本报讯 “鼓山上,清朝武状元墓前的青龙碑不见了!”前日,福州市民陈先生去扫墓时,发现自己外高祖父(即奶奶的爷爷)的墓地被盗。陈先生的外高祖父叫黄培松,是光绪年间的武状元,此墓又称将军墓。
记者走访时发现,鼓山上不少古墓也遭了贼手。许多珍贵的石刻、雕像,由于地处野外,如何保护成了难题。
墓志铭被偷出丢弃在一旁
昨日下午,记者跋涉近一个小时,终于来到黄培松墓前。墓地主要由花岗石建成,面积200多平方米。墓碑上写着“南安黄将军菊三之墓”。从碑刻上判断,此墓建于1928年间。
墓碑下裸露黄沙,石块有明显被撬痕迹。在2010年拍摄的墓地照片上,记者看到,这里原来是一块青龙碑,雕刻着一条龙。据陈先生介绍,碑宽约1米,高80厘米左右,重100多斤。
搬开被撬的石块,记者发现了一个盗洞,大小足以容纳一人出入。“墓志铭都被盗墓贼偷出来,折断后丢在一边。”陈先生生气地说。
田野石刻面临保护难题
据了解,清光绪年间,福建出了文武两状元。文状元王仁堪的墓,位于福州北郊,1992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武状元黄培松的墓,直到1999年前后才被发现。
但是,直到三年前,陈先生才得知,这个墓是自己外高祖父的。此后,陈先生每隔半年就扫一次墓,“上一次是去年9月,当时墓还好好的。”
鼓山风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说,这个墓不在核心景区,不归他们管理,“田野石刻范围广,多数无人看守,容易给盗墓贼可乘之机。”工作人员建议,陈先生可以报警求助。
感谢叶女士拨打968111报料,奖励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