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中国国土资源报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研究所获悉,该所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已通过专家评审。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且污染较为严重,几乎无Ⅰ类地下水,可直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仅22.2%,需专门处理才可利用的V类地下水56.55%。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仅占采样点的55.87%,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地下水高达44.13%。深层地下水综合质量略好于浅层地下水,污染较轻。
据了解,从2006年开始,项目组历时5年,完成该调查。调查评价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分析了地下水水质影响因素和污染来源,并基于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进行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其中,风险中等区、较高区和高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现代黄河补给带以及天津、滦南、文安、德州、高唐等地。
据悉,该成果是继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及环境调查后对该区域地下水的更深入研究,首次查清华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状况,研究和制定的系列地下水采样、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为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示范作用,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在执行期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领导人亲自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状况”批示。
声音
土壤污染信息成“国家秘密”,200个城市地下水质监测结果公布要“研究后决定”。在涉及人民生命安全的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垃圾处理情况问题上,我们的信息公开透明不能不进反退!“非典”带给我们的教训还不够吗?
——@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律师申请公开地下水监测详情
国土资源部回复称,将按条例和程序作答
本报讯 前天,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的黄乐平、韩世春和叶明欣3名律师致函国土资源部,申请公开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水质监测的详细结果。国土资源部表示,将严格按相关条例和程序作出答复,具体如何答复,以及是否公开水质监测详情,需研究后决定。
去年5月,国土资源部发布《2011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了地下水监测结果。据通报,2011年,全国共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质监测,其中“较差—极差”水质监测点比例为55%。与2010年相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本报曾报道)。黄乐平称,目前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内容,只提供了监测结果的综述,既未公布具体的监测结果,也未公布这些城市的名称。近期水污染问题引起较大关注,故公开相关数据“迫在眉睫”。
今年1月30日,律师董正伟向环保部提交了两份信息公开申请,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等数据。环保部近日回函,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