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1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臭水因素多小江南难再现
餐具消毒作坊藏身臭水沟旁
今日导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磅追踪“昔日小江南 而今臭水流”后续
臭水因素多小江南难再现
涵江两大水系陷入“渴水”与污水困境,整治还得“慢慢来”
作坊隐藏在树林中,紧挨着一条满是污水的河流
 

N本报记者 吴智飞 马俊杰

本报讯 昔日拥有“小江南”美景的涵江石庭村,如今已成明日黄花,再难重现。昨日本报报道了涵江石庭村的河道被污染、消失的现象,引起各方关注。本报记者走访水流上游,遍走涵江水系,了解涵江水系的困境与出路。

两个水系造就“江南”美景

2002年,莆田调整行政区划,涵江辖区面积由60平方公里拓展为752平方公里。现在的涵江区由萩芦溪和北面山区供水,整个城市河道分为两个独立的水系,一个是以旧城区为主的北洋水系,一个是包括了石庭村的九里洋水系。

萩芦溪上游,经干渠引水,经梧梓河、望江河和塘头河,滋润整个北洋水系。萩芦溪又经干渠往东西方向引水,经石庭溪、五星溪,形成九里洋水系。这五大河流又分出“毛细血管”,构成了涵江两大水系,塑造了石庭村“小桥流水人家”的小江南美景。

干渠失修整个水系陷饥渴

上个世纪90年代,涵江区大力发展第二产业。2008年涵江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比例为6.8∶72.4∶20.8。据专家介绍,涵江区产业转型后,修理和维护涵江区北面干渠就缺乏资金,最后荒废致整个区域的水系都处于“饥渴”状态。

此外,一些塑料、食品、电子等企业在涵江落地生产,乱排污现象严重,河道周边也出现人为侵占河道、设障、阻水、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的现象。现在虽经上游开闸放水,也难以将淤积的垃圾冲入大海。北洋水系主河道长约185公里,九里洋水系主河道长约31.2公里,均陷入“渴水”与污水的困境。

九里洋水系整治仍待规划

2011年3月底,涵江水务局曾邀请专家对涵江区城市水系进行规划,经初步评估,北洋水系整治工程总投资约27亿元,而之前的九里洋水系整治工程,工程总投资约为1.3亿元。

至目前为止,涵江区北面的太平陂右干渠和南安引水渠已完成修理,并建成了护岸。2010年,九里洋水系的江口防洪工程开始动工,投入1261万元,对江口镇的飞天桥段和新前段共7.29公里河道进行清淤和护岸建设。但由于资金有限,规划先将整治方向投往涵江城区,九里洋水系中的石庭村等河段依然处于污染之中。

记者获悉,2012年8月,涵江区决定在未来的5~10年内,投资89000万元整治北洋水系的5大重要河道。而九里洋水系的进一步整治仍有待规划。“还得一步步慢慢来。”涵江区水务局总工程师李继东说。

已整治河道依然漂垃圾

在白塘镇西湖,记者发现与白塘湖相连通的河水清澈,附近的居民从湖中打水洗衣服,几只水鸟在水面悠闲地飞翔。在涵江区地税局附近的小河,也是在这两年经过综合整治,修筑起崭新的护岸并清理了淤泥。但记者发现,水面上依然漂满了垃圾,水呈黑色,散发着一股臭味,周边楼房的排污管道直通小河。

陈先生就住在地税局边,涵江何日可再现“小江南”美景,他认为综合整治和清淤只是治标之举,如何能让水一直清下去,恐怕路还很长。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