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海峡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捐赠“闽台行”企业批准证书
坐拥两亿家产 八旬翁持刀抢甘蔗
看儿子不顺眼 男子逼朋友“教训”
台中将严惩酒驾 乘客若未劝阻连坐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商黄益建向国家博物馆
捐赠“闽台行”企业批准证书

批准证书
黄益建(右)捐赠﹃闽台行﹄企业批准证书
 

N本报记者之光刘虎文/图

本报讯昨天下午,台商黄益建先生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闽台行”企业设立批准证书仪式在福建省台联举行。福建省台联副会长梁志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二部征集室副主任吴华良、原闽台行(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益建先生等出席捐赠仪式。

吴华良代表国家博物馆,感谢福建省台联牵线搭桥,也感谢台商黄益建先生,他的捐赠义举丰富了国家博物馆有关两岸关系的藏品。

第一家

闽台行29年前抢滩落地福州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开始了改革开放,作为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福州,也敞开了臂膀迎接台湾同胞来榕投资兴业,当时福州市也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台商到福州投资设厂,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及台商赴大陆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80年代初期,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往来严格管制,更未开放台商对外投资。台商只能以外商名义或各种变通的方式低调进入大陆“试水”。台商对一水之隔的福建,投资非常有限。1984年4月,由台胞黄益建先生为主筹办的“闽台行(有限公司)”在福州抢滩试水,1986年4月获得中华人民

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正式批准,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资审字〔1986〕001号”,成为在大陆成立的第一家由台商单独投资经营的外资企业,这也是第一家落户福州的台资企业,两岸关系发展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1987年7月,台湾当局解除外汇管制,允许企业对外投资,台商间接赴大陆投资有了条件。同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台商纷纷以探亲名义赴大陆考察或寻找投资机会。国务院于1988年6月公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为台商赴大陆投资提供了法律保障与政策条件。

第一本

闽台行批准证书福州台企001号

20世纪80年代,也是台湾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由于台湾岛内制造业生产成本开始上升,业者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使不少台商前往大陆寻觅商机。而当时距离台湾最近的福建省,由于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是台商心中投资的最佳目的地。

黄益建和很多第一批到大陆投资的台商一样,把目光投向了福建。由于闽台之间的血缘、地缘、文缘、商缘、法缘的关系,气候也一样,加上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

本,黄益建把福建作为投资的首选地。1984年他在福州投资100万美元,建了一个服装厂,并在福州商业地段八一七路投资了第一家以经营服装为主的“闽台行”。1985年,闽台行开业了。闽台行的货品时尚新颖,落地橱窗里模特的衣服引领潮流,这些都改变了当时福州人的传统的经营模式。黄益建对记者说,当然价钱有点小贵,因为当时连缝衣线都要从台湾进口,所以成本有点高。

1986年,黄益建向当地

工商部门申请了营业执照。领证那天,工作人员告诉他,他这本证件是福州市台资企业001号,意味着他的闽台行成为大陆第一家台商独资企业。黄益建表示,此次把保存了29年之久的“闽台行”企业批准证书捐赠出来,希望更多人了解台商投资的历史,“批准证书”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比放在家里意义重大。如今随着两岸全面“三通”,两岸往来更加便捷,他目前正在大陆各地发展餐饮连锁业。

第一捐

国家博物馆收藏首份台企批准证书

“这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第一份台资企业设立的批准证书,意义重大。也感谢福建省台联牵线搭桥,感谢黄益建先生的义举”,接受黄先生捐赠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品保管二部征集室副主任吴华良先生,昨天在捐赠仪式上一再表示感谢之意。

吴华良表示,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国家博物馆对相关藏品的收藏也非常重视,比如

1987年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2008年两岸空中直航、邮件直通,一些标志性的纪念物,都已收入国家博物馆。吴华良希望社会各界一起致力于这项有意义的工作。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