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黄立东 王烽
本报讯 “32英寸液晶电视换电动车”,“价值2000元的冰箱换空调或购物卡”……昨日,记者发现,年后一些人把春节期间中得的奖品拿到网上交换,把自己不需要的奖品换成用得着的物品。“换客”一族近来很活跃,互换礼品成风尚。相比网上减价转让的形式,网上置换物品这一形式相对较新。在当前提倡节俭的大背景下,把家里不实用的东西换成实用的东西,也是一种反浪费的方式。
抽奖抽中冰箱上网换成相机
福州的李先生今年参加单位抽奖活动时中了一台冰箱。由于家里已经有冰箱,李先生把中奖得来的冰箱搬回家后,就放在角落里。
“冰箱放在家里挺占地方的,如果一直放着也是一种浪费,毕竟电器也是有使用年限的,给冰箱寻出路倒成了‘心头事’了。”李先生近日把换冰箱的信息发布到网上,很快就有不少网友与他联系。最后,他通过互换方式,换回来一台与冰箱价值相当的相机。
“对方的相机也是中奖得来的,相机对他而言不实用,我们两个一交流,各取所需。”李先生说,发布互换信息仅仅几天时间,就把冰箱交换出去了。
李先生表示,通过互换体验,他发现“换客”一族近来很活跃,“许多人从单位中奖得来的奖品自己并不需要,但是当大家把东西集中到网络上‘晒’出来时,总能交换到自己满意的实用物品。”
互换礼品成风尚物品还须当面验
最近,网上的易物交易非常频繁。记者在网上搜索时发现,互换奖品眼下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各主要论坛、专业的易物网站上,提出交换新年礼品需求的非常之多。
记者注意到,在福州各专业生活论坛的“跳蚤市场”板块里,春节长假结束后到2月底十余天的时间里,就有近6000人次发布了近10000种商品的交换信息,除了家电、数码产品等热门置换品,还有各大商场及超市的消费卡、购物券。从统计数据上看,进行交换的物品基本能实现等值交换。甚至有一些聪明的网友,在将物品进行两次以上的交换后,手中物品的价值会比原有物品增值20%以上。
记者发现,一些易物网站网友们可以免费发布换货信息,不过,这些网站只是提供一个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平台,只能对信息进行初步筛选,物品信息的真实性交由“换客”之间自己查验,发生问题也由“换客”自己来承担责任。对此,不少易货网站都发布了免责声明。
“换货要规避的是虚假的换货信息,换货时双方最好都能对货物进行查验。”有过几次换货经历的福州张先生提醒。
□他山之石
法国:“碗干盘净”很普遍
与古典意义上的东方传统文化不同,法国巴黎向来被定义为时尚和奢华的代名词。事实上,同随处可见的浪漫气息一样,节俭之风也深入到了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初到巴黎,很多留学生喜欢品尝正宗的法式西餐。但跟中国人的饮食方式比起来,法国人显得很“抠门”,他们习惯性地用手指沾着散落在餐盘上的面包屑吃,甚至在喝完汤后,他们还会用面包将汤盘里的汤汁蘸得干干净净。
对于中国人来说,“碗干盘净”通常被认为太节省,然而在法国,这样的用餐习惯很普遍。法国人吃饭实行分餐制,通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饭量选择食物,避免浪费,将餐盘上的细屑刮净,不但不失体面,反而更能表达对食物的喜爱之情。
一向以浪漫时尚自居的法国人没有被浪漫冲昏头脑,在消费方面很有分寸,量力而行,能省则省,几乎不会为了一时的“悦己”而透支未来的幸福。在巴黎时尚名店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排着长队来选购名包,这其中又以中国人为最。而法国当地的姑娘却很节约,手上拎着的大多都是些普通皮包,橱窗里昂贵的奢侈名包几乎都是专供外国人消费。
□相关新闻
福州市农业局:全面排查公款浪费
福州市农业局2月26日印发通知称,在全局深入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学习教育,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局蔚然成风。
据悉,该局各处室站所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本部门公款浪费等问题和廉政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局纪检组、监察室通过明察暗访、查证举报等形式,对各处室站所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局里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及时制止纠正、坚决整治查处各种铺张浪费现象。对因领导不重视、工作不到位,导致发生严重违纪问题的,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同时,该局还称,根据工作需要和经费预算制定出国(境)计划,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团组和人员总量,不组织、不参加各类公款出国(境)旅游活动。
□链接
古人看节俭
俭的品德的养成,通常情况下是由家境、国情、人生经历所致,《旧唐书·马周传》有云:“贫不学俭,富不学奢。”意思是说,家境贫寒之人,不学也会具有俭德;家境富裕的人,不须学自然就会奢侈。“人性无涯,奢俭由势”(《晋书·范汪传附范宁》),人生境遇不同了,势之所致,必然或者由奢入俭,或者由俭入奢。
尽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但这种转化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这种转化的可能性,使俭德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礼记·檀弓下》),“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王安石:《风俗》),用俭来教育人们,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习俗,否则,奢靡成风,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儒家认为,尽管墨子所强调的节俭、节用有些过分,但其基本精神是不可否认的。“墨者俭而难遵”,“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司马谈:《论六家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