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文浩 吴臻 黄启鹏 文/图
关注理由:昨日上午,在福州三环路永丰附近的交叉路口,一天发生两起交通事故。上午,两辆同向行驶的车辆相撞,引发事故。下午,在同一地点,两位养护工在清理事故遗留现场时,被一辆红色轿车撞伤。驾车女子脚穿着一双高度约7厘米的高跟鞋。
驾车女子表示,警示锥设置太近,才导致她来不及刹车。记者发现,现场的养护工在事故发生前设置的警示锥,距离事故点不到50米,按规定,车辆在高速公路发生故障后需要停车时,需要在车后来车方向150米远设置警告标志。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路面作业,是高风险的任务,市民希望养护工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现场目击养护工人清理现场时被车撞伤
昨日上午10:30许,福州三环路永丰附近的交叉路口,两辆同向的车辆发生相撞,事故造成多人受伤。记者赶到现场时,受伤的4名乘客已被送往医院救治,事故车辆的司机仍在现场,等候交警处理事故。
一辆前头被撞变形的SUV车,侧立在车道上,不远处,停着辆白色小车,车尾被撞凹。SUV车的司机姓陆,他告诉记者,当时白色小车开在他前面。快到三岔路口时,车子一会往左开,一会往右开,可能对路况不熟。而白色小车司机黄先生则称,会出事故,全因SUV车的车速过快,自己并没有变道。
而这起车祸发生后不到5个小时,也就是昨日下午3时许,同一地点又发生事故,被撞的两名男子是清理上午现场的养路工人,肇事的是一辆红色小车。
记者赶到现场时,驾驶红色小车的女子正守候在一位受伤的养护工旁边。该养护工已经60多岁了,由于撞击,头部受伤。另一位伤者则趴在驾驶室中。事故中,他的额头和右眼下角都被碰出血。同行的养护工人史师傅称,他们三人是福州交建高速养护公司的养护工人,事发时,三人正在清理上午事故遗留的现场。“养护车停在上午事发事故点,红色小轿车飞速冲开警示锥,车头直撞向皮卡车的车尾。”史师傅称,皮卡车被撞得“扭”了个身,站在车边的两个同事也被撞伤,而红色轿车则被弹出十几米开外。
马上调查警示锥没达到安全距离
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路面作业,是高风险的任务。可是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养护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特别是设置的警示锥并没有达到交警规定的安全距离。
在现场,驾车女子抱怨,养护工设立的警示锥离清理现场只有二三十米,这么短的距离,让她无法及时作出反应。
养护工史师傅则强调,养护车上有显示屏,提醒车主前方正在施工,需要减速慢行。“显示屏有1.8米高,车主理应看得到。”
记者初到现场时看到,警示锥离事故现场有近百米。但养护工承认,这是事发后才重新摆设的,事发前,警示锥摆放的距离较近。根据其所指认的距离,记者目测在50米以内。而在赶来增援的车辆到达后,养护人员又增加摆设警示锥,此时距离在150米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女子还在抱怨警示锥设置太近时,一位养路工人却突然爬上护栏,横穿到另一边车道上。
有市民表示,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路面作业,是高风险的任务,希望养护工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警方也提醒,三环快速属于城市快速路,根据相关法规,车辆发生故障后需要停车时,正确的停车方法应该是立即开启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来车方向150米远设置警告标志。公路养护属于高危行业,从业人员更要注意自身安全,在施工时,做好安全措施,正确树立警示锥,保障自身安全。
肇事女司机穿着高跟鞋
记者注意到,驾车女子穿着一双高跟鞋,高度约7厘米。“我每天至少两次开车经过这里。”在现场,30岁左右的驾车女子一直强调,自己对这里的路况很熟,时速也只有80公里。据她介绍,她开车途经此路口时,前面的车子突然急拐弯,她这时才看到前面停着的路面养护车。此时刹车已经来不及了。“之后的事我都不知道了。”女子面带沮丧。
“这么高的高跟鞋,看着都让人眼晕。”现场的养护工直摇头说,穿着高跟鞋,不一定能控制好刹车力度,不然不可能把皮卡车撞开了,自己车还弹开这么远。
本报曾经报道过,去年6月,福州一女穿高跟鞋开车,结果豪车栽进内河。福州警方表示,开车时,是不允许穿高跟鞋的。但实际情况是,不少女士开车都踩着高跟鞋,且鞋跟款式各异。民警说,穿高跟鞋开车,脚的后支点会被提高,踩油门或刹车的力度会变轻,力度受影响后,感知度不灵敏。如遇到紧急情况,很容易导致措施不当。
□相关链接
广州高速两车追尾 12人下车理论酿惨剧
2月18日,在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从化市路段,两车轻微追尾,事故双方的12名驾乘人员全都下车站在高速公路的超车道上“理论”,最终引发一起7车连环碰撞的特大交通事故,双方12人7死5伤。(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