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朱嘉怡 实习生 雷兰英
前日,福州晋安区红光苑小学建起了首个社工站“菁英地带”。主持人跟随社工张洁一天,感受社工工作。
今年29岁的张洁,曾是广州的资深社工,去年她从广州辞职,带着广州工作所得的经验,回到家乡福州。张洁了解到,与城市公立学校相比,务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出现“逃课”、“孤僻”、“叛逆”、“厌恶学习”等行为偏差的情况更多,处理这些学生的“行为偏差”,家长和老师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专业技能。张洁走进红光苑小学,建立“菁英地带”社工站,就是希望建立首个“试点”。
第一步表达平等
前日上午,早操铃声响起,张洁站在教学楼的楼梯口,挥着手跟每一名下楼奔向操场的学生打招呼,“你好。”“早上好。”面对张洁的热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太多的反应,反而是报以异样的眼光。随后,在面对学生的自我介绍中,张洁没有以“老师”自称,而是让孩子们喊她“姐姐”。张洁说,在所有孩子的眼中,“老师”都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形象,“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孩子表达,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第二步主动沟通
“刚刚我主动挥手和大家打招呼,没有人理我,我觉得挺伤心的。”张洁在自我介绍后,首先就把自己在挥手打招呼却没有人回应时,那种低落的心情说出来分享。同时,张洁告诉孩子们“挥手说‘嗨’,是朋友之间的问候”。
张洁告诉主持人,自己这么做就是率先跟孩子们表达出,“我想把我的心情与你分享,而你也可以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张洁说,作为社工在纠正孩子“行为偏差”时,很重要的就是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只有大人先做示范了,孩子才会产生信任。”
张洁的这一做法,的确赢得了孩子们良好的回应。早操散后,每名走过她身边去教室的孩子,都主动对她挥手说“你好”。
第三步同建“家园”
在有了初步的平等、沟通后,这两天里社工站“菁英地带”成了孩子课间乐园,因为这个漂亮的教室是孩子们一同打造的。
昨日,第一堂课下课铃一响,五六十名孩子就冲进了“菁英地带”。黄志意是读五年级的小男生,总默默地跟在张洁的身边,他知道这两天,“菁英地带”还在进行布置,特意带了一卷透明胶在口袋里。“我想课间能过来帮帮忙,贴彩纸什么的。”黄志意说,自己特别喜欢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的张洁姐姐,“我很想跟她分享我遇到的高兴和不高兴的事。”不过,课间围着张洁的孩子太多,他总会被小女生挤到圈子外。
在“菁英地带”的墙上贴着两棵“树”,但在第一节课后,这两棵“树”上,就被贴满了“小鸟”。原来,在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张洁折了很多纸鹤,想用来装饰这间社工站,没想到一下课,孩子就把纸鹤全贴在了“树”上。“小鸟本来就应该在树上的。”孩子们嚷嚷着。
张洁说,“对孩子对学校来说,我和社工站是全陌生、新鲜的事物,至少需要1~3个月的时间作为过渡期。到那时候,社工的工作才能算是真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