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房产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楼市“3·15”特别调查 滞后的维权
导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楼市“3·15”特别调查 滞后的维权

《楼市3·15:谈谈你最关注的买房问题》调查结果
 

N本报记者 邱岩 海都房网 傅煜懿

入住多年后,产权证依然未到手;

交房时发现自己的房子墙面出现数米开裂;沙盘图纸中规划的社区配套最终并未兑现;

承诺业主子女可进名校,待子女上学时发现实际未划片;

……

又到一年3·15,对于楼市,每至此时,上述的各类购房纠纷总能占据各大房产报道的头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房产纠纷发生时,往往是在“买卖交易”环节结束,甚至是钱款支付的若干年之后——对于卖期房的楼盘而言,这种特性更加明显。

换言之,购房的维权行为,多多少少均存在滞后。“房子和其他商品真不一样,买台家用电器,立等可取,一试就知好不好用,性价比高不高。”一位业内人士曾感叹。但买房不同,尤其是期房,必须等到交房入住后才真正了解实际品质如何,就算是有合同约束,但购房者钱款交齐的一刹那,主动权便已拱手让出。

在海都房网(house.Nhaidu.com)近日发起的《楼市3·15:谈谈你最关注的买房问题》问卷调查中,高达64%的网友选择了“价格”,其次是“地段”,“设计(景观、户型、外立面)”与“建筑质量”则位居末两位。

“市场火热时,摇号能不能抢到房子都是问题,先管买不买得到手再说,能拿到优惠就谢天谢地,哪里还顾得上质量,就算想到了,也看不到。”

网友“顺其自然”的话,代表了绝大多数选择“价格”网友的看法。

另一方面,选择稳妥的现房,则会面临支付更高总价的困境——虽然这对开发商而言,是无可厚非的市场行为,但也让普通购房者的选择空间更加狭隘。

凡此种种,既造就了购房者在买房过程中的弱势,也让他们在狂热追捧房产的同时,逐渐忽视了房子本质的居住属性,最终导致了维权行为的被动与滞后

……

所以,值此3·15来临之际,我们首先要从各种维权案例中学会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更重要的,则在于让买房回归住宅的本位属性,保持理性,不冲动购房。

同时,若能在政策法规上进一步完善并扶持作为弱势一方的购房者,保障他们及时追讨自身合法权益,并增加保障房供给,为购房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这样,才能让购房的维权,虽然滞后,但仍及时。

□网友声音

如果保障房能更多涉及我们这类不高不低的“夹心层”,选择多了,就不用去挤商品房的“独木桥”了。

——叁七开

感觉现在的房子早已不是单纯的“住宅”,更多是投资品、奢侈品、养老品,还有学校划片,人们在争夺房源的同时,承载了太多的期望。

——梦小翼

客观地说,现在部分品牌开发商已经对产品质量展示越来越重视,有的可进工地直接看房,有的则是造毛坯样板间,但这个毕竟还是少数。

——TsubasaRock

最近我一朋友在闽侯买房,上街一带房价已经涨到了11000元/m,就算这样也跟抢白菜一样抢房,还怕买不到,谁还能管得着质量怎样?

——im叨叨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