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龚思哲 徐丰 肖春道 文/图
本报讯 “树上、墙上、路上都是松毛虫。”这几天,家住福州晋安区泉头村的郑先生发现家里老出现松毛虫,“大概有筷子那么粗,不小心沾到松毛虫带毒的绒毛,皮肤立刻就会红肿起来,又痛又痒”。
昨日下午,记者刚走进村子,就发现路上的落叶上有毛虫挪动,每走四五步就能看到一条。放眼村中房屋红色和白色的墙,毛虫或几条簇拥在一起,或四处爬动;低矮的植物上更是毛虫的聚集地,有的一片叶子上就有四条毛虫。
郑先生说,这些虫子叫松毛虫,是从附近山上下来的。记者看到,几座山头上树木基本呈暗红色,其间夹杂着些许绿色树木。郑先生解释,那些深红色的就是被毛虫吃秃的松树枝干,而绿色的是毛虫不吃的树种。郑先生还说,以前也有毛虫出现在村里,“但是今年提前出现了,也变多了”。
市林业局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工作人员说,松毛虫提前出现,可能是福州天气提前变热,导致虫卵提前孵化成幼虫,如果要防治,需喷洒相应的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