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2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跟“80后” 博士生 学“自然拼读法”
宝马售后英才项目落户福建工业学校
福州仓山实验小学举行鸟巢制作大赛
学篆刻先“演”甲骨文
福建师大开展环城骑行爱鸟活动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篆刻先“演”甲骨文
在“海都超级兴趣班”名师少儿篆刻班上,老师从书法和文字学入手,培养孩子们对字的“触觉”
欧键汶老师指导孩子写﹃印﹄字
 

N本报记者 何旌 实习生 陈聚星 文/图

几个孩子分别走上讲台,用自己的肢体模仿甲骨文的形状,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对中国的汉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3月16日下午,“海都超级兴趣班”之名师少儿篆刻班在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抱云山房开启。

第一堂课上,书法、篆刻名师欧键汶通过生动的场景教学、经典的历史故事,让孩子们对中国文字的源流与载体有了更深的了解。而这些内容,欧键汶认为,是孩子们学篆刻的“必经之路”。

要想学好篆刻先学书法和文字学

“篆刻,其实就是书法在印章上的呈现,所以学好篆刻必须从书法开始。”欧老师告诉大家,学习书法和文字学是了解篆刻的“前置科目”,是学习篆刻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课上,欧键汶老师讲了许多关于文字的故事,从林则徐纪念馆楷书体的“林文公忠祠”牌匾到“仓颉造字”,每个故事都吸引孩子们屏息倾听。在场景教学时,欧老师还不时邀请学生上来扮演“甲骨文”。

“我采用这些教学方式,一方面希望孩子们能亲身体会造字经验,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去感受文字的美感,感受得到美感,才能刻得出美感。”欧老师坦言,篆刻以书法为基础的高门槛和这门艺术的深奥复杂,使得现在学习篆刻的人越来越少,他希望通过这次的教学,让孩子们逐渐消除对篆刻恐惧。

临摹五种字体练习手的敏感度

在实践环节,欧老师要求学生们临摹幻灯片上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的“印”字。

对有的孩子,欧老师循循善诱:“写得慢点,凝神下来,一笔笔写。”对另一些孩子,他则鼓励:“写得快点,快了才有力量,写出气势。”面对有书法基础的孩子,欧老师指导他们如何做到“该快的快、该慢的慢”。

他还指导一些水平高的学生领会篆书的独到写法:“左弧右弧是篆书的基本笔法,但在笔画交叉的地方要停顿,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能立得起来。”

欧老师说,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包含着书法的两大类,其中篆、隶、楷是正体,行、草是草体,孩子们对这两大类字体进行书写,培养了他们手的敏感度,而这对篆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只有一双感觉丰富的手,刻出来的印章才不会‘死’”。

调皮小男生学会了“静修”

四年级小学生程越是在场唯一一名学过篆刻的学员。小程说,在爸爸的影响下,他喜欢上了篆刻,他还刻过一块印章送给爸爸,刻的是爸爸的外号。此次参加名师少儿篆刻班,小程很开心,他报班的目的也十分明确,“我就是要把印章刻得更好,还要找老师了解怎样才能刻得有笔锋!”

10岁的男孩淮念是在妈妈的要求下报名海都名师少儿篆刻班的。妈妈说,小淮念比较调皮,这次为孩子报名篆刻班,她的最大目的是让孩子“修静、修定力”。

让妈妈大感欣慰的是,在第一堂课上,小淮念不仅安安静静地听得津津有味,还在书法环节表现出极大兴趣,一直和妈妈说,“篆刻班很有意思。”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