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3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低年级每班不能超25人
德国中学生到访福州一中 中德学生齐编中国结
海都春季留学移民展成功举办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低年级每班不能超25人
澳大利亚公立小学因材施教,不同阅读水平的孩子,有不同的家庭作业,老师很重视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多元文化日﹄上,艾米莉(右)身着旗袍,班主任(左)身着斯里兰卡服装
 

N本报记者 李薇

同一个班的学生,老师会根据程度的不同,分成不同的阅读等级,每周布置不同的阅读书目;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孩子每周都要走上讲台,讲一条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与国内的教育相比,澳大利亚小学更重视孩子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在澳福州人张先生的体会。

张先生退休后远赴澳大利亚悉尼,与女儿一家团聚。他的外孙女艾米莉在澳大利亚出生和长大,如今是一所公立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周,记者连线张先生,听他讲述了他眼中的澳大利亚小学教育。

课桌摆成一圈方便小组讨论

在艾米莉的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按照阅读水平的不同,被分成几个阅读等级。每周,老师都会要求孩子们在家里阅读一至两本书,不同等级的孩子,阅读的书目不一样,要完成的家庭作业也不一样。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也很高,因为老师要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程度,以此来分级并布置不同的作业。

艾米莉班上有25个学生,按当地规定,一、二年级每班20~22人,三年级每班最多只能25人。

学校给孩子们很多自我表达的机会。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孩子每周都要上台一次,与同学们分享本周自己发现的“新闻”;到了三年级,老师还要求孩子们把“新闻”写下来。

课堂上,教师非常重视小组讨论,很多问题都要求学生讨论,每个人都必须发言。为与这样的课堂氛围相适应,班上的课桌椅是按小组围成一圈的,而不是一排一排的。

就连写作业也是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手段。比如写数学作业,很多不能单单写出答案,而是要写出得到这个答案的演算过程或者理由。

课外兴趣班同样很繁荣

艾米莉就读于悉尼默里农场公立学校,这在当地是一所比较好的公立小学。与国内一样,澳大利亚的公立小学也是划片入学,因此,好学校周围的房价也都会比较贵。

艾米莉的学校上午8:50上课,下午2:50放学。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多,通常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课余和周末的时间,她参加了很多兴趣班,包括网球、游泳、小提琴、舞蹈、美术等等,此外还跟外公学习中文。

张先生说,在悉尼的华人家庭,普遍很重视孩子课外特长的培养,尽管各种培训班花费不菲,但年轻家长们除了上班外,其余的时间大多都花在了陪孩子上各种兴趣班上面。澳大利亚当地人也相当重视孩子课外技能的培养,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比华人更重视体育方面的训练。

至于课外的文化课补习班,尽管政府和学校都不提倡,但照样非常繁荣。对澳大利亚小学生来说,要想入读精英中学(相当于国内的一级达标校),必须在省一级教育厅安排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育鼓励为主培养国际胸怀

张先生说,在澳大利亚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都以鼓励为主。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参加艾米莉学校的表彰会。二年级结束时,艾米莉因为成绩优异而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年度综合奖,每个班获此殊荣的孩子只有4个。除了成绩好,还有的孩子是因为表现好而获得奖励。学校为此召开了隆重的表彰会,并邀请家长们到学校一同见证,学校的礼堂被几百名家长挤得满满的。

颁奖仪式隆重而正规,孩子们一个一个上台领奖,校长亲自颁发奖状。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拉着自己的孩子与校长、老师合影,校长一一应允,态度非常热情。艾米莉和爸爸也跟校长合影了。张先生说,整个活动对孩子而言是莫大的鼓励,活动结束后他问外孙女是否开心,小女孩连连点头。

张先生还参加过几次学校的开放日活动,让他最感动的是“多元文化日”。默里农场学校的学生,有各个国家移民的后代。校园里悬挂着各个国家的国旗,师生们穿着不同国家的服饰进行表演,中国的旗袍、唐装也尤为亮眼。“当我在现场听到奏起我们的国歌,心里一阵激动。”张先生说,这体现了澳大利亚教育中的国际胸怀,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与各民族、各肤色的人和睦相处,也培养了孩子们对原籍国的感情。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