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4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千盆鲜花将扮靓迎宾大道
省“文保” 多年维修金才1万元
4月中下旬 还有冷空气造访
年内或有一个台风 严重影响莆田
八旬翁公交上昏迷 司机及时施救
今年105亿元打造交通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文保” 多年维修金才1万元
明尚书陈经邦故居“大宗伯第”是省级文保单位,曾经历大地震而不倒;如今,无人管理的公共厅堂年久失修,存在隐患
厅堂是公共的,目前无人管理
怕柱子倒下压屋子,居民在木柱旁加一根柱子支撑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前不久,沈阳故宫古建筑有限公司的李先生前来莆田市区明尚书陈经邦故居“大宗伯第”,考察这座我国少数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大型一品官府第豪宅,不料,住在里面的居民向他反映,各家各户的屋子都有小修小补,公共厅堂却无人管理也无法修理。他们担心,紧挨房屋的厅堂再不修理不但会破坏整体古建,而且会危及居民安全。李先生感叹,这座古建在明代经受8级地震而岿然不倒,而今却要面临“栋梁”危机。

许多木构架腐朽厅堂木柱“拄拐”

“大宗伯第”民居里的屋子分别住着不同的人家。记者观察到,每家屋子都有修葺的痕迹,夹在屋子中间的各个厅堂却杂乱无章。

一位居民说,厅堂是公共区域,长期无人管理,由于常年没有维护,许多木构架早已腐朽,每到下雨天有些地方还会漏雨。他带领记者来到他家屋子的楼上,透过楼上的窗户指着一根梁说,梁架两边开裂,万一掉下来砸到人,后果不堪设想。“这房子是文物,不是随便叫个工匠修修就可以的,还需要文物古建专家前来指导修葺。”这位居民说,他们就算想修也不敢擅自修理。

记者看到,民居大部分厅堂木柱旁都支撑着一根新柱。“木柱被白蚁蛀食,我们害怕柱子倒下压了屋子,就在木柱旁加一根柱子支撑。”75岁的陈老伯说,为了让木柱不倒,他们曾经往柱子里加钢筋灌水泥。

一位今年97岁的老奶奶告诉记者,她18岁嫁到“大宗伯第”,在这里已经住了将近80年。她说,要是梁柱掉落,可能一整片屋子都要受到影响。她盼望着厅堂能尽快修葺。

文物保护小组:全面维修资金不足

记者从莆田文管部门了解到,“大宗伯第”是莆田首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居主人陈经邦官拜礼部尚书,后世把宗伯作为尊称,因此他的宅邸被称为“大宗伯第”。据悉,“大宗伯第”于1592年完全落成。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莆田发生大地震,受地震影响,莆田房屋倾倒无数,但“大宗伯第”却岿然不动,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前来考察的李先生对这座古建筑赞不绝口,他认为梁宇结构完整,体现了明代建筑大方简约之美。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厅拜亭的一根厅口梁,梁上中间雕花,右边雕一个“魁”字,左边雕一个“元”字。他认为,即使是中了状元也不敢自称“魁元”,在厅口梁上刻“魁元”二字有可能是屋主人的刻意安排,显示才华横溢。在以往的考察中,他还没有发现过梁上刻“魁元”的古建筑。“这座古建记载一段历史,不仅是莆田文化底蕴的缩影,也是福建的荣耀。”李先生呼吁,民居存在的隐患要引起重视,建议请古建设计部门进行勘察,尽快修缮保护。

记者了解到,“大宗伯第”文物保护小组设立在所辖的长寿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方先生告诉记者,“大宗伯第”虽是省级文物,但多年来政府拨下来的维修资金总共才1万元,这1万元此前已用于民居的小修小补,也请人清除过白蚁,但若要进行全面的维修,尚没有足够的资金。不过,目前已在做维修方案,将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维修资金。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