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王帆宇 刘龙海/文 林丹/图
核心提示: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以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节俭之风盛行,持续深入民心,而长期以来以公款消费、商务宴请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高端餐饮业却迎来寒冬。
国内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民营餐饮企业北京湘鄂情,一直定位中高端餐饮消费,在两个月前公开宣称将转型自救,全力进军大众化餐饮市场,同时对员工实行轮岗轮休。事实上,全国高端餐饮业都在“先动后谋”,“转型风”盛行。
福州的高端餐饮业同样不容乐观,大量包厢闲置,餐饮销售普遍出现大幅下滑,不但进店客人锐减,人均消费也从三五百元“缩水”至一二百元。而位于梅峰路的麒麟阁酒楼,于今年春节后关门歇业,成为“节俭风暴”中福州第一家中弹的中高端酒楼。实际上,在麒麟阁酒楼关门前后,福州已有若干家黄岐海鲜酒楼相继关闭。
这几家酒楼的相继倒闭,在福州高端餐饮业引起广泛关注。各家高端餐饮业者纷纷求变自救,但对是否能安然度过“严冬”,业内人士对此普遍采取审慎的悲观态度。曾在福州餐饮界占据半壁江山的高端餐饮业究竟现状如何?出路何在?连日来,记者对福州高端酒楼、会所的经营现状进行了暗访。
详见C02~C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