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人民
本报讯 昨日,在海口书博会上莫言新作《盛典——诺奖之行》正式首发,莫言说,读者对他的关注,便是对当代文学的关注,但是他最希望的是“莫言热”赶快过去,能尽快回到书桌前,创作新的作品。
莫言之女力荐《盛典——诺奖之行》
首发式上,莫言女儿管笑笑对《盛典——诺奖之行》一书进行了大力推介。
管笑笑介绍,《盛典——诺奖之行》是莫言获诺奖后首部编著出版的作品,该书全面展示了莫言瑞典领奖之行,有趣可读、真实可信。全书共16万字,按时间顺序真实记录了莫言诺奖期间每日活动、演讲、采访以及感想,包括莫言日记13篇,莫言演讲实录7篇,采访实录8篇,以及从5000张照片中精挑细选出的60余幅精美彩色照片。管笑笑现场向媒体展示了诺贝尔奖章、莫言所住“诺贝尔套房”702房间实景、瑞典翻译家陈安娜手迹等珍贵照片。
莫言幽默回复采访
在首发式上,莫言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媒体互动,回复了为什么会想到将诺奖之行出书,以及创作生涯最受关注的两次高峰——“红高粱”和“诺贝尔”期间心态有何不同等等,还特别提到了“文学的用处”:“与科学相比,文学没有什么用处,但也许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它没有用处。”
莫言介绍,诺贝尔晚年曾分别写过三个版本的遗嘱。之前的两个版本中,他并没有提到文学奖,直到1895年,他又对遗嘱进行了修改,诞生了物理、化学、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为何在最终版本的遗嘱中增设文学奖,也许是认为,在自然科学不断进步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不应荒芜。
莫言说:“文学与人的关系,就像头发与人的关系,如果满头黑发当然很好,如果像我这样头发很少,也活得很好。如果有很多小说,很多诗歌,很多作家和诗人,当然很好,但是这些东西少一点,大家也能活下去。但一个人死亡以后,埋在地下,过了多少年被人挖出来,你会发现他的一切都化为泥土,只有头发还存在。社会上很多东西都发生变化,不再存在,但是文学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