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天下/国际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们抓到他了!”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抓到他了!”
波士顿全城搜捕,活捉爆炸案嫌犯;19岁嫌犯为逃跑不惜开车碾过重伤兄长
焦哈尔最后藏身的小艇
 

N新华综合

美国波士顿警方19日晚宣布,涉嫌制造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的在逃嫌疑人焦哈尔·察尔纳耶夫落网。警方说,焦哈尔当前身受重伤,已送往医院救治。

波士顿市市长汤姆·梅尼诺在微博客中说:“我们抓到他了!”

嫌犯被捕的消息传出后,欢腾的庆祝声从波士顿大大小小的街道上传出。在抓捕现场,围观的群众对警方报以热烈掌声。

生擒

美警方迅速抓获嫌疑人,得益于多家执法部门通力合作以及民众海量线索提供

美国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警方在5天内将两名嫌疑人击毙一人、活捉一人,行动可谓迅速。美国各执法部门的通力合作和波士顿民众的积极配合对此功不可没。

为尽早抓捕嫌疑人,美国联邦调查局牵头多家执法部门通力协作,约9000名警察从18日晚开始,在直升机、装甲车支持下,全城搜捕19岁的在逃嫌疑人焦哈尔,甚至一度全面封锁整个大波士顿地区,同时在重点嫌疑地区水镇重点排查、大举围困。此外,美国民众提供了海量线索。而在逃嫌疑人最终被大批警员围困在水镇富兰克林街一幢别墅后院的小艇上,也得益于居民发现船边血迹后立即报警。

目击者称,18日晚,塔梅尔兰在沃特敦镇与警方交火时身受重伤,“当时,焦哈尔看见他的哥哥中枪倒地,不仅没有上去搀扶,反而立即跳上车打算逃跑。没过几秒钟,车子启动了,焦哈尔开车向西疾驰而去,途中还轧过了躺在地上的塔梅尔兰。”

追问

奥巴马强调称还有太多疑问需要解答,郑重提醒各界不要贸然下结论

到目前为止,奥巴马政府尚未将波士顿爆炸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只是强调正按“恐怖主义行径”处理爆炸案。分析人士认为,爆炸策划的精密度和实施的高难度似乎都将答案指向有预谋乃至有组织的袭击者。

奥巴马19日晚在白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强调波士顿

爆炸案还有太多疑问需要解答,比如两名年轻人为何诉诸暴力,如何策划实施爆炸,是否有人为他们提供帮助。奥巴马郑重提醒各界,警方调查工作完成前,不要贸然下结论,特别是不要对某些族群的人妄下定论。他说,美国仍然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他们有何信仰、是何族裔。

波士顿大搜捕

回顾从嫌犯照片公布到最终落网的一天两夜

以下是媒体报道的警方搜捕行动进展:

两嫌犯图像曝光

18日17时10分左右:联邦调查局公布嫌疑人视频截图和画面。嫌疑人图像上传网络。

嫌犯一受伤不治

22时30分:警方发现,麻省理工学院校园警察肖恩·科利尔在车内遭射杀,认定他与嫌疑人正面接触。

22时30多分:警方说,察尔纳耶夫兄弟劫走汽车,后在一家加油站释放车主。那里的监控探头捕捉到的画面显示,一人似焦哈尔。警方追踪汽车至水镇,途中与嫌疑人交火。塔梅尔兰在交火中受伤,被捕后送医不治。

波士顿封城搜捕

19日接近1时:针对焦哈尔的搜捕行动展开,数以百计警察和联邦调查局探员赶赴水镇。

8时:马萨诸塞州官员宣布,扩大“就地避难”指令,覆盖至整个波士顿地区。

10时30分:警方发现一辆曾为在逃嫌疑人使用的本田汽车。

18时:警方取消波士顿地区的“禁足令”,公共交通恢复运营,嫌疑人依旧在逃。搜捕在“黑鹰”直升机辅助下继续。

嫌犯二被活捉

19时左右:水镇传出枪声,警方包围了一所据信嫌疑人藏身的三层楼的房屋。报警的居民按照政府要求当天待在屋内,晚上出来发现可疑血迹后报警。这一说法暗示,焦哈尔被发现前已经受伤。

20时45分:警方宣布抓获并关押嫌疑人。警方说,直升机通过热成像仪器发现藏身该房屋后院小艇内的疑犯,抓捕过程中发生交火。

□海外闽人视角

福州留学生:住处离嫌犯家不到1英里

北京时间昨日早上6:40,身处洛杉矶的福州人林中小路给记者发来最新消息,说他所在的学校也给每个学生发了邮件,提醒大家要小心,因为当地有学校遭遇炸弹威胁。林中小路表示,虽然有炸弹的各种传闻,但是他不会害怕,他还打算如原来计划一样,出门看演唱会。

而身处纽约的厦门人帆子表示,现在美国的反恐情绪高涨,有消息说之前在纽约街头有几个疑似来自中东的男子被围攻,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情形会更坏。据媒体报道,此前在“9·11”发生后,在美国的中东裔居民曾遭遇“有色眼光”,而现在很多人担心这种现象会重演。

记者昨日还联系上一个在哈佛读书的福州一中校友Pauline,Pauline表示,波士顿全城戒严抓捕这个事情对他个人基本没啥影响,只是学校停课。他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害怕的,忙着写论文都来不及。另外,Pauline介绍说,波士顿爆炸的嫌犯就住在哈佛和麻省理工之间,嫌犯的公寓和他住的地方距离在1英里以内。Pauline19日晚10点多出门时,听街上的老美都在谈论这个事情,大家都有舒了一口气的感觉。

(本报记者 毛慧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