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特派记者 张伟 周德庆 包华 文/图
本报讯 22日夜,本报采访车驶抵宝兴县城。继前一天送电之后,当天,外界的救援物资终于抵达这个曾经的“孤岛”。
从灵关镇到宝兴县城,30公里的路程,采访车走了近5个小时。苏家岩路段,因仍有塌方,近百米长路段多达4万方的石块还在清理,记者不得不在当地老百姓的指引下,从山间小路绕道,摸黑通过五六处塌方点,夜里10时左右进入县城。
在县城最大的安置点,海南高级中学的体育场上,数十盏高瓦数照明灯照亮了下面忙碌的人们。在外援到来前,宝兴的自救早已展开。
全县至少需万顶帐篷
体育场已成了帐篷的海洋,连看台的座位上都铺上了被褥。舒蓉用被子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只露出一个脑袋,第一顶帐篷是徒步进入县城的部队帮忙搭起来的。22日,物资车队得以进入后,帐篷才多了起来。
记者注意到,除了大型的可容纳十几人的救灾帐篷,还有很多户外小帐篷也散布在体育场中央,都是居民自己的或从户外用品店紧急买来的。即便如此,帐篷数量仍远远不够。
记者从宝兴县政府获悉,22日送进来的共有12车物资,以食品为主,还有400床棉被,“最缺的仍然是帐篷”,保守估计全县需要一万顶。
在安置点的仓库帐篷里,记者看到了刚送来的青菜、西红柿和土豆。这些都是受灾较轻的乡镇送上来的。让人发愁的是炊具,特别是大型的可供给数百人做饭的蒸饭柜等。
昨日清晨,记者看到,志愿者们用砖块垒成简易灶台,从附近的山上砍来柴火,用大锅煮粥,每个碗里还精心撒上了榨菜,这已是灾区能提供的最好的早餐。
昨日,为确保救灾物资优先运到,生命线210省道从芦山县城到宝兴县城单行,禁止宝兴的车子开往芦山,避免路上会车堵塞。昨日送到的物资,已开始发放到受灾群众手里。
安置点能看到电视
夜里的安置点,最热闹的是看台上有两台电视的地方。这是震后跟着电一起送来的。每台电视机边上都围着三四十人,频道被锁定在救灾新闻上。偶尔有人嘟囔一声“换个电视剧看看”,惹得周围一阵会心微笑。说说而已,没人真去换台。
11岁的李卓骏就在电视背后,跟他的小伙伴们下象棋,玩腻了就打打扑克。看电视和打牌,是安置点夜间两大业余活动。直到夜里11点,灯光调暗,大伙才进入梦乡。
藏民嘎先乓却闲不下来,他是安置点的义务保洁员。这么多人在一起生活,难免遍地杂物,他就得帮着扫地、捡垃圾。这位说着一口流利汉语、有个汉族名字“马朝刚”的39岁汉子,偶尔也抬头看看电视。他跟记者说:“整个震区,我们这算好的,至少有得住有得吃。”
他的外甥女萨仁处三个月前刚生了个男孩。这位年轻妈妈,这几天多数靠方便面和稀饭充饥。
“好在奶水还够,孩子饿不着。”她说,再大点的孩子就受罪了,目前奶粉不够,只能跟着大人喝粥。
嘎先乓的父母就住在他对面的帐篷里。“老爸70多岁了,中过风。”他说,不过老人身体还硬朗,震后几天,每天都有部队医护兵来询问,目前健康没问题。
“老爸习惯了每天打茶(做酥油茶),现在只能喝开水,他不习惯。”嘎先乓笑笑说,特殊时期,只好让老人家将就一下了。
莆田老乡住宾馆不占用帐篷
在聚集了数千人的安置点,记者意外听到了熟悉的福建乡音。许文细和许智新叔侄俩,是16日从莆田到宝兴的。宝兴是著名的汉白玉石材产区,老许每年都得来几趟,俨然已经是半个宝兴人。
“地震发生时,我刚好在街上吃早餐。”老许说,对面河岸山体滑坡时,他用手机拍下来,后来也发了微博,希望外界能尽早知道这里的消息,赶紧把救灾物资送来。“这么多年了,对这个地方也有感情。”老许说,这些是他力所能及的。
老许在当地的朋友们知道他被困在宝兴,也邀请他到自家的帐篷里住。老许想想,婉言谢绝了。
“帐篷本来就不够,不能抢他们的地方。”于是老许仍旧住在当地的宾馆里。当然,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他也留了个心眼。因为当地建筑多数是在“5·12”地震后建设的,质量不错,此次震后第三天,当地政府就请来了房屋鉴定专家,认为这家宾馆“可使用”,于是老许就住了下来。
宾馆的老板也是老许的旧相识,虽然住到了帐篷里,但他每天还是跑回家做饭,也请老许一起吃。
“这里的人心肠很好。”除了头两天没法给家里报平安,老许觉得在这里住得挺安心的。等路通了,他就得把买来的石材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