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10版:莆田/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明访暗访 维护食品安全
新闻搜索:

版面导航
2013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访暗访 维护食品安全

当时报道的清洗餐具的操作间里污秽不堪
2012年6月29日P8版
 

N本报记者 李伟强 吴智飞 马俊杰 文/图

核心提示 确保食品卫生安全,这是每个人生活的最低要求。但是,却有一些食品从业者铤而走险,不惜牺牲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用低成本的伪劣产品攫取最高的利润。这一年来,记者或明访或暗访,实地调查了十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将这些“黑作坊黑车间”曝光于公众的视野中,见报后,相关执法部门迅速介入,整肃行业害群之马,维护市民食品安全。

一封举报信,拉开餐具消毒黑幕

去年10月初,记者打开单位卷帘门时,一封匿名信突然掉了出来,信里举报了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的一处餐具消毒作坊不规范作业。10月10日,本报3名记者来到延寿村,经过寻访终于找到了举报信上所指的“九华山餐具消毒”中心。

“九华山餐具消毒”与莆田市区五十多家饭店拥有长期合作关系,是市区排名靠前的消毒餐具供货商。但是,这个消毒中心却只有四十余平方米的隔间。

记者暗访调查中发现,这个作坊的墙上布满了污垢和油渍,刚回收的餐具和食物残渣混合在一起,发出阵阵恶臭。清洗餐具的水混浊,女工接连洗了二十多套餐具都没有换水。清洗过后的碗筷大多放在屋后或房内的空地自然晾干,晾干后借助机器封成成套的“消毒餐具”。

离开这家作坊后,记者随机来到作坊主所提到的有合作关系的数家饭店,发现这些饭店的餐桌上都摆放着“九华山餐具消毒”的餐具。

这一事件见报当天,莆田一副市长马上作出批示:“请市食安办立即组织查处,处置结果及时见报。市工商、卫生部门要举一反三,组织类似情况排查。”随后,相关部门也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对餐具消毒企业(作坊)进行拉网式排查。

整顿后恢复营业 卫生环境大改观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位于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的九华山餐具消毒作坊,该作坊已恢复营业5个月左右。

与以往臭、乱、脏的作业环境相比,目前该作坊的卫生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之前灰黑的水泥地铺上了黄色的地砖,墙壁重新进行了粉刷,墙裙上贴了白色的瓷砖。与此同时,该作坊的门窗已增设了纱网,去污间内添置了不锈钢的操作台、去污池等设施,去污间和清洗间之间还新增了纱门,而高温消毒设施也实现了正常运转。

九华山餐具消毒作坊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去年11月开始恢复营业,目前,餐具消毒作业已经基本按照卫生部门指导的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并采用高温进行消毒烘干。

城厢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何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九华山餐具消毒作坊的卫生环境已经基本达标,他们今后还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合格的卫生消毒餐具投放市场。

食品安全出事将被“一票否决”

记者昨日获悉,今年莆田将针对“违禁超限”和“假冒伪劣”两大突出问题,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和隐患排查,查处“滥用食品添加剂”、“私屠滥宰及病死猪肉”、“地沟油”等。

同时,莆田市政府已出台相关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发生食品安全事件被中央、省主要媒体曝光的;当年度辖区内同一单位同一类型食品安全事件连续发生三次以上,得不到根本治理,或被省市有关部门明察暗访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三次以上,没有彻底整改的……”,相关责任领导将被“一票否决”。

□新闻链接

餐具消毒作坊藏身臭水沟旁

今年2月28日P1版:蛇年春节刚过,本报接到市民匿名举报,在荔城区古山村,一家餐具消毒黑作坊利用夜间偷偷作业。之后,记者便假扮成饭店老板进入作坊洽谈合作,近一小时的暗访,记者发现该作坊不仅没有办理相关证件,而且操作流程、卫生条件均不符合规定。当日下午,记者随同卫生执法人员再次来到该作坊,执法人员调查后立即责令作坊停产,并要求整改或关闭。

猪头用松香褪毛流入市场制卤味

2012年6月29日P8版:国家早已明令禁止使用松香褪猪毛,但与传统的用开水褪猪毛相比,松香褪猪毛的效果好、效率高,这便吸引了一些人开了这种加工作坊。在莆田城港大道坂头村快到城港大桥的一个岔路边,记者暗访发现,这些有致癌作用的猪头流入天九湾市场,并迅速被转卖到市区的卤味店。经过调查后,数个部门联手关闭这家作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