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 南方周末
本报讯 昨日,上海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记者了解到,林与遇害人黄洋及另一位室友葛林(化名)曾因水票起过争执。黄和葛提出3人平摊购买桶装纯净水的费用,但林拒绝了,他提出,自己喝得少,平摊的方式不合理。争执以林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告终。
饮水机与水票
林拒绝平摊水费,最终自己买水喝
3月31日中午,林决定下毒。目标是他的室友、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他把从实验室偷带回来的N-二甲基亚硝胺溶液,投入饮水机。
警方一直困惑于林投毒的动机。林曾对警方自称投毒是一个愚人节玩笑,令办案人员很难采信。还有一种消息称,林自称听见黄洋和另一名室友谋划愚人节要戏耍自己,于是抢先报复。
但林至少向警方提及一次与饮水机有关的争执。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林与黄洋及另一位室友葛林(化名)曾因水票起过争执。黄和葛提出三人平摊购买桶装纯净水的费用,但林拒绝了,他提出,自己喝得少,平摊的方式不合理。争执以林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告终。
但这次争执应该只是激化了既有的矛盾。记者查证,早在半年前,林就从QQ好友列表上删除了“五官科-黄洋”,而黄洋当时也将林删除了好友。
一条神秘短信来自另一位使用试剂做实验的学生
葛林回忆不起当时两人为什么网络“绝交”,而从另外的消息渠道能够确认,林从实验室偷出致命试剂,正是在随后的半年中。
林获取毒药的过程,犹如侦探小说的情节。他的目标是早先使用剩下的试剂,储藏在一间实验室里。动手那天,林恰好在大楼里有课。他借口要去存放剩余试剂的房间拿手套之类的杂物,在导师的陪同下进入实验室,确认了目标所在,也确定了储物柜钥匙的位置。
回到课堂后,林又找了个借口,暂时离开。随后潜入实验室,打开储物柜取得试剂,并长时间保存,直到3月31日,浅黄色的液体被注入纯净水中。
4月1日,黄洋喝了口水,让医院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直到4月9日,黄洋的师兄收到短信,提醒注意一种药物。
短信曾被公众猜测来自林,但据记者了解,短信实际上来自另一位使用试剂做实验的学生,黄洋突然恶化的病情使他想起了实验中的大鼠,这种猜想很快得到证实。出于保护的目的,警方未向外界明确这位学生的身份。
4月11日,林被警方带走,并很快承认了投毒的事实。
内心灰暗一面
在论坛发表一万多个帖子,倾泻无力感,与异性交往不顺
林某,大多数人接触到的都是其光明的一面:孝顺、和善、恋家。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内心的灰暗。
2005年,汕头市和平镇的“林仔”来到了广州,进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少有人知道,中山大学的“博济论坛”是林的“主战场”。他用一个账号总共发表了458个主题、13777个帖子。在这里,他可以尽情倾泻自己的无力感,尤其是来自于与异性交往不顺的经历。
到了大四,林已经熟练掌握了自嘲的武器,用来抵抗挫败。2008年的冬天,他在一番自问后对自己进行了概括,“有谁会喜欢我这个人?丑男第一、手无缚鸡之力、木讷、迂腐、时代的落伍者。”
他似乎陷入了与自己性格中充满挫败感、无力感和疏离感的那一半的抗争。
2010年,林被免试送入复旦大学,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攻读硕士。研二那年,他搬入了20号楼,成为黄洋、葛林的室友。一些散落的片段,显示在搬入寝室大半年后,林似乎在网络上显得更加冲动。
2012年夏天,他在微博上开始参与到几次网络争论。
发帖记录显示,当年7月23日下午,林连续两次用满是脏字的语言,在别人的微博下辱骂韩寒及其粉丝。过了10天,他又在罗永浩的微博下,留下“裸泳浩”等字句。他还在自己的微博上将木子美形容为“极品肮脏女,跟狗上床的饥渴女”。
大约正是在这段网络上的冲动期之后,2012年年末,林与黄洋如前文所述,互删了QQ好友。
最纠结的时段
这几个月,是林集中面对人生最多压力的时候
投毒案发后,同学高科(化名)和室友都猜测,黄洋说话略带点骄傲,有时难免带刺,不知道是否刺伤过林的自尊。
黄洋的一位好友回忆,黄洋死前两周曾提及,自己开玩笑说林是“凤凰男”,并用轻松的语气调侃称,林老在寝室说他的奋斗经历。
是不是黄洋调侃的时机实在错误?回过头看,2012年年底至今的几个月,正是林集中面对人生最多压力的时候。
一向努力上进的林头一次与导师发生了摩擦,因为觉得“遭到了压榨”。他依旧处理不好与女性的关系,对女性的不友好言语难以平静。
更重要的是,他面临新的前程,新的压力。他在多种选择之间彷徨,最终在1月份回到广州,参加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面试。他在微博上记录,“10进6,其中6博士4硕士,面试时刚好排在最后,与前面9位正装出席者相比,我的橙色羊毛衫显得我极其渺小,领导们都不瞧我。”
整个3月,似乎是林最为纠结的时期。这场延续多年的、一个人的战争,最终以殃及无辜、毁灭自己的方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