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闽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这里,每天可供240万家庭用电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5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里,每天可供240万家庭用电
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与同规模的火电站相比,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相当于造林6.7万公顷
已投入运行的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
 

N本报记者 薛辉 林丹 文/图

本报讯 宁德秦屿镇备湾村。几年前,这里还是沉静的海岛,百姓打鱼务农,过着与祖辈无异的生活。如今,备湾村的蓝天、白云、海滩依旧,不同的是,这里有了我省第一个核电项目——宁德核电站。

4月18日,经过168小时的试运行,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投入商运,持续稳定的核电,源源不断地输往福建电网,福建电网从此跨入“有核时代”。未来,核电站建设,将大大弥补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电力能源缺口。

近日,记者来到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走进这座承载福建清洁能源梦想的核电站。

防浪墙可挡千年一遇风暴

来自广西的小伙子侣化文,是核电站工程控制处的工程师,他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平地,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现场工业安全检查。干核电这行,我体会最深的是,核安全需要整个团队的努力。”

“从选址开始,安全就是第一要务!”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桁说,他曾是大亚湾核电站的首批运行操纵员。我们站在观景台上向下望,高达16.5米的防浪墙,就像给海岛绣上了一道白边。“选址的时候,要选择近百年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的地点。防浪墙设计,要可抵御千年一遇的风暴潮。”

核电站旁“和茶”如茵

核电站的辐射到底有多大?黄小桁告诉记者,工作或生活在核电站周围,辐射为0.01毫希/年,而胸肺透视一次产生的辐射,就达到了0.02毫希。

采访中,我们注意到,核电站满眼的绿色,竟然都是茶树。核电人都管这里的茶叫做“和茶”,既取了谐音“核”,又有和谐之意。核电项目开建前,备湾村整体搬迁,宁德核电特别保留了这260多亩茶园,还请了当地村民种植茶树,不但绿化了基地,也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

“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黄小桁给我们算了笔账——宁德核电站一期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站相比,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相当于造林6.7万公顷,“太姥山公园面积约为1万公顷,宁德核电站一期建成后,产生的生态效益相当于再造6个太姥山公园!”

福建电网跨入“有核时代”

在宁德核电模拟操控室,黄小桁告诉我们,宁德核电1号机组投入商运,意味着持续稳定的核电源源不断地输往福建电网。“相对于火电来说,核电更安全、经济、清洁,1号机组日发电量约2400万千瓦时,可同时满足240万个家庭用电需求。”

而数据显示,随着该机组并网发电,我省清洁能源比例也从42.56%提高到45.32%。一期工程四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相当于福建省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8%,可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在福建能源供给中的比例。

省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未来,我省还将以清洁、低碳为发展方向,优化能源结构,立足于打造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能源基地。

数据说话

据统计,宁德核电一期工程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2000多亿元的投资,为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近3万个就业岗位。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将为国家和地方上缴税收10多亿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