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7版:慢读/闲逛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到福州孔庙里找找福建人
省美程向君作品展延展一周
四月茉莉赶头水
郭敬明旗下四作家 今晚越洋图书城签售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月茉莉赶头水

你见过红茉莉吗?
现在福州人最常见的双瓣茉莉
虎头茉莉
福州土生的单瓣茉莉
 

癸巳年丁巳月,说的就是这个月:今儿是农历四月初一。巳为蛇象,你也可以说,这是蛇年蛇月。好玩儿的人多半问:有没有“蛇日”?有啊有啊,本月初六、公历5月15日就是“辛巳日”,嘿嘿,咱们这还是在“闽”省,门里头就有条蛇呢。

农历四月开启了夏季。四月为孟夏之月,《礼记·月令》说“孟夏之月……其祀灶”,和我们所知道的腊月下旬“送灶神”不同,周朝这个月祭灶,祭品要用动物内脏和小米酒。南北朝时的学者孔颖达解释说,夏天是火,夏季祭祀灶神,是彰显火的圣德,因为人类的美味,多数是因为灶火才烹饪出来的——这个祭祀的菜单,让我想起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他从奥林匹斯偷了火种送给人类,天神宙斯将他锁在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他的肝被吃完就重新长上,日日承受被啄食肝脏的痛苦——你说,这老普跟咱们中国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要说关系,这世间万事万物全有关系。普罗米修斯传说源于希腊,跟咱们福州有什么花花关系?

还真有花花关系。希腊的首都雅典,可不和福州一样,都是“茉莉花城”?

茉莉花,在咱们福州宋代志书淳熙《三山志》中还叫做“末丽”,说它“独闽中有之。夏开,白色,妙丽而香,方言谓之末利。又有红末丽,藤生亦香”。看,茉莉也有又红又香的。

民国学者郑丽生爱说“茉莉花开赶头水”,“四月初苞,村娃于未开带露摘之,提筐入城,数蕊而沽。入晚香浓,闺人最喜簪之”。那时福州农家孩子的零花钱靠它;晚间盛开的茉莉,也是福州女儿的妆饰和“香水”。清代诗人陈学洙的《茉莉》诗描写福州女与茉莉的缠绵:“新浴最宜纤手摘,半开偏得美人怜。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发边。”

茉莉造就了福州的花茶生意,1853年,美国旗昌洋行将茉莉花茶从福州输往世界,那时的福州,从泛船浦到海关埕,每个夏季都弥漫着花香与茶香。即使妇女和小孩的日工资只有“三至六美分”,壮劳力日工资“五至八美分”,也足够福州人糊口了。到上世纪30年代,福州每年出口的茉莉花茶还有7500吨。

现在的福州,新店、城门和上街都有大片的茉莉花园,2012年的数据是,福州的茉莉花园有1.8万亩;而福州产茉莉花茶当中,2011年,茉莉银毫和茉莉龙珠(三春)出口单价就达到了60美元/公斤——嘿,那位在蛇年春晚上唱《茉莉花》的席琳·迪翁,您喝不喝福州茉莉花茶?  (本报记者 郭大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