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天下
3上一版  下一版4
 
4月CPI小幅抬头 PPI创下半年新低
闽93号汽油每升7.20元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 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油价今起每升上调约7分钱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4月CPI小幅抬头 PPI创下半年新低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形势严峻
 

N新华 中新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最新情况的环比数据看,4月份全国CPI环比上涨0.2%,由3月份的环比下降转为上涨。其中,鲜菜价格上涨较多(环比上涨11.2%),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

此外,反映企业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4月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上月加深0.7个百分点,创半年来新低。专家指出,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我国内需疲软,是导致PPI下跌的主要因素,但这一数据更反映了企业生产扩张乏力,实体经济复苏困难。

分析人士认为,4月份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

关键词:CPI

涨 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1.2%影响CPI约0.36个百分点

4月份物价变动可谓猪肉价格和蔬菜价格此消彼长的结果。

数据显示,4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1.2%,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6个百分点;同比上涨5.9%,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0个百分点。

而4月份猪肉价格同比、环比分别下降6.5%和6.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0.2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约0.19个百分点。

从供给来看,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今年4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鲜菜的正常生产和供应受到影响,导致价格上涨。

从需求来看,菜肉的相互替代也起了一定作用,“4月初得知上海有市民感染H7N9以来,我就没买过活鸡活鸭,但营养要跟上。因此尽管4月中旬鲜菜价格一度较高,但全家消费蔬菜的量一点都没有减少。”上海市民郑晓娜说。

关键词:PPI

降 PPI降2.6%创半年新低经济连续释放“疲软”信号

数据显示,4月份PPI同比下降2.6%,创下去年11月以来新低;环比下降0.6%。

过去14个月,PPI一直维持“负增长”态势。虽然从2012年9月起,PPI降幅曾连续4个月收窄,但2013年前4个月,PPI降幅再度呈现出逐月扩大态势。此前,数据显示,3月份PPI同比下降1.9%,环比与2月份持平。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指出,美日货币宽松使得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升值,导致企业实际资金成本和竞争力恶化;楼市调控和光伏等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是PPI下行的两大原因。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4月份PPI降幅超出了预期,凸显当前经济增长仍显乏力、总需求扩张不足。但投资类产品的进口出现了明显增长,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明显恢复,显示实体经济投资需求正在部分恢复之中。

□解读

CPI不含房价通胀压力仍不小

背景:4月份CPI同比涨幅为2.4%,仍属温和。虽然当前房价并不直接体现在CPI中,但值得注意的是,4月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9%,环比上涨0.2%,其中住房租金同比上涨4.1%,环比上涨0.4%。

CPI虽然是衡量通胀形势的标杆性指标,但并不能涵盖一切。当前房地产价格并不直接体现在CPI中,庞大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并没有大部分涌入居民消费市场,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仍没有明确的退出期限,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并不像CPI显现的那样温和,因此,“控通胀”这根弦仍然绷得紧紧的。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仍提出要“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从货币供应量超过百万亿元的角度看,当前通胀压力是比较大的。很多居民根据身边房价的变化情况认为,钞票变得越来越“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一旦经济持续回升、信心回归,流动性会快速转换成购买力,推动CPI持续上扬,要保持高度警惕。

通胀压力不仅仅来自货币和资产领域。猪肉价格越是持续下降,离“猪周期”的上升拐点就越近;鸡肉价格受到H7N9禽流感影响也在下跌,蕴含着未来供应量减少、价格明显上扬的风险。

全球货币宽松 中国是否降息?

背景:韩国央行——韩国银行9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0%,这是韩国央行六个月来首次降息。与此同时,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9日宣布,保持量化宽松政策不变。此前,欧央行、印度央行、澳大利亚央行均宣布降息,而美国、日本也维持量化宽松政策。

面对正在上演的新一轮全球降息潮,在经济下滑、通胀预期升温的背景下,中国是否也会加入降息行列?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中国央行来说,货币政策仍然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国外央行降息,扩大内外利差,容易引致更多的热钱入境套利;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乃至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都对降息形成掣肘。

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分析师李建军表示,降息的条件似乎已经成熟,但最大的问题和障碍在于是否真的需要降息。目前货币存量大,降息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如果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在全年目标7.5%之下,才有必要放松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过去几个月,消费、投资不仅没和快速增长的M2保持同步,还出现回落,这说明大量资金滞留在银行或房地产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通过降息等手段进一步增加流动性,也不一定就会有更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反而会影响楼市调控。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