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8版:莆田/重点
3上一版
 
暴雨来袭 人行道旁现滑坡
艺术家看上涵江老别墅
今明两天天热雨绵绵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家看上涵江老别墅
这片红砖洋楼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现多荒废;有艺术家学习厦门,用老别墅开画室,别有一番风味
画廊开设在华侨新村的一处院落中,文艺范十足
院落画廊上有各式国画供欣赏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马俊杰 文/图

本报讯 在莆田涵江城区,有一片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别墅群。由于当年居住在别墅里的都是爱国华侨,老涵江人都称这一带为“华侨新村”。如今,“华侨新村”繁华不再,老别墅的住户已不多,这些别墅有的已荒废,有的成了仓库。一些书画家希望这些老别墅能“老房新用”,像厦门一样,利用老建筑发展特色文化街区。但目前,涵江政府尚未对此做出规划。

42座别墅 多已大门紧闭

记者了解到,1956年涵江政府根据“允许华侨、归侨和侨眷用侨汇购买或建造住宅”的保护性政策,通过与海外侨胞联系并征得他们的支持后,在涵江塘北山东南侧划地120多亩,专供侨胞建造私人住宅之用的华侨新村。在侨务部门统一规划和基建下,5排42座并列的洋楼红砖小别墅拔地而起。别墅村辟有7条南北贯通、东西相连的水泥路,周围绿树掩映。这个侨村还走出大批教授、医师、工程师和文艺工作者。

如今,华侨新村藏匿在涵江闹市背后。老别墅院门紧闭,街道静谧,鲜见人影。住在别墅里的林先生告诉记者,这里如今叫“华侨小区”,他的爷爷是归国华侨,是他家别墅的第一代主人。经过几十年时光流逝,有的人家已经搬走了,老房子里居住着一两位看家护院的远房亲戚。有的别墅已经几年无人居住,长期荒着。有的别墅已经几易其主,出租给人家当了仓库,堆放器械物品。

画室开进小洋楼 文艺范儿十足

其中一栋别墅在这个街区特别显眼,红墙喷着艺术彩绘,院门开放迎客,处处展示着国画。画园的主人林更菁说,他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学画,经常去别的城市感受艺术。他看到厦门鼓浪屿利用老建筑,巧妙地与艺术结合,打造成富有特色的文化街区。他想起曾伯父林文祥在涵江华侨新村有一栋别墅已荒废多年,就尝试着想利用别墅展示艺术。

林更菁还到处收集莆仙民间的古建筑建材和民俗用品,供来客参观。记者看到,雕刻精美的柱础,年代久远的石磨,一扇扇屏风,别有韵味。前不久,林更菁在别墅里展览了百余件珍藏十年的名家画作,他想让别墅成为收藏、交流的场所。林更菁说,许多书画家前来参观,见到一些无人居住的老别墅,都希望能在这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他们苦于没有门路。

涵江区文化馆黄馆长说,华侨新村的老建筑很有特色,既是涵江红砖建筑的代表,也是涵江侨乡文化的体现。目前已经有许多城市把老建筑、艺术、旅游三者结合,推动发展。莆田民间这种呼声也很高,但目前政府尚未出台扶持政策。文化部门也只能引导民间团体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以这种模式集中发展文化产业。

“目前华侨小区只有2家利用老别墅发展艺术,还无法形成规模。”他认为,如果有更多的艺术家在此自发形成文化产业规模,条件成熟下,政府会考虑结合旅游,打响华侨小区的知名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