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郭大路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
浴佛,也称灌佛,以香汤为佛像灌浴并擦拭洁净。在佛国印度,这项工作是平时就有的;据陈果夫先生考证,中国的僧众,至少从东汉起,就用这样的方式,为释迦牟尼庆祝这个传说中的生日。这个风俗,不论南方还是北国,都大同小异。
在福州,清代以至民国,都有记载说,福州民间男女老少,浴佛节要“多上鼓山看受戒”。因此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鼓山涌泉寺总是热闹非凡。
“释迦”的意思是仁,“牟尼”的意思是寂默。受戒本该寂寞而为,这凡俗里的世人,为什么要制造热闹?福州这风气,又从什么时候起形成?涌泉寺一早在唐朝(公元783年)建寺,为什么留下来的“看受戒”相关记录,都是清朝以后的文字?
翻阅福建方志,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倒看见鼓山住持永觉和尚的骂世文字:“儒冠儒服者而变作绿林,圆顶方袍者而反操白刃”,意思是说,那些做官的读书人,简直是杀人抢劫的贼,是强盗。和尚为什么火气大?
永觉和尚(1578-1657),是明末清初人,自幼习儒,也是个读书人。后来出家,主持涌泉寺,创立了名震东南的“鼓山禅”。他的诗,对尘世牵挂很多:“莫道披缁万事休,流离满目孰无忧。田园荒尽口犹在,妻子散来身亦愁……”
这首诗大概写于1655年,刚刚经历了明朝亡国的福州人惊魂未定,城外,到处是兵变与灾荒。那年过了浴佛节不久,福清(一说长乐)、莆田、漳州和泉州闹起了饥荒。福州官府开始还在南台设粥厂救济,后来饥民“日以千至”,就不耐烦了,把流民赶去各家寺庙,饥饿的人们流离转徙,很多死在道上。
永觉老和尚站出来承担社会责任。那时福州去鼓山,必须先到尚书庙码头坐船,老和尚就派遣僧众在尚书庙渡口迎候,把饥民带上鼓山。饿了,给粥饭吃;病的,给药施救;死去的,做棺木埋葬。那一场饥荒,鼓山涌泉寺整整忙了50天,救了2000多人。人多,传染病就会蔓延,史料记载,涌泉寺僧众“主事者皆病死”。死于慈善的僧人,没有留下名字。佛,果然是仁而寂默的。福州人看鼓山僧,也许就是看佛?
那是顺治十二年,查福建旧志,当年的闽浙总督是屯泰(一名佟代),他就是上疏要求沿海各省实行海禁、害苦无数海边生民的官;管民政事务的左布政使王显祚,后来在康熙六年(1667年)被福建道御史李棠参了一本,罪名是“参疏婪赃”,被革职,永不叙用。
老和尚骂得一点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