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何旌 关铭荣 文/图
带着记录本、照相机,小记者们“专业”地紧随讲解员,在与宋服有关的文物中寻找灵感,在动手中创新,并将每一点体会,用心地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去。18日,由本报和福建博物院联合主办的“走进闽博——海都小记者特别行动”上了一堂活动课,“海都预备小记者”们参与了福建博物院“文物在我身边——福建文博进社区、进校园双百活动”之“纤身绮罗留余芳——体验宋代服饰之韵活动”。
小记者们不仅参观了福建博物院“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厅陈列的南宋时期贵族黄昇墓的出土衣物,还在福建博物院志愿者——福建华南女子学院服饰艺术系潘少芳老师的讲解下,学习了宋代服饰的有关知识,并自由用布料进行贴、拼创作,体验布艺堆绣制作流程,感受中国古代服饰之美。
19日上午,福州实验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张松点评了小记者们的佳作,并教给小记者们写作要领,强调写作要有读者意识。
参观文物:小记者用上各种“武器”
“1975年,发掘于福州浮仓山北坡的南宋时期贵族墓葬——黄昇墓,因出土丝织品多达354件而闻名于世,堪称福建古代丝绸的宝库。”随着讲解员走进博物院“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厅,小记者们对宋元时期福建高超的丝织技艺发出啧啧赞叹。
在一件件精美的宋服前,许多小记者都认真地拿笔记录下每件衣物的名称、特点,有的还围着讲解员展开“采访”攻势,问个不停。几个拿着相机的同学,也显示了做一名海都小记者的“专业素养”——文物前拍照,不使用闪光灯。
仓山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朱永携的“采访本”尤其值得称道,他不仅将有关资料记录得密密麻麻,还有参观的时间线索,有纲有领。小朱说,张松老师的第一堂作文指导课上说过,“小记者就是个‘记’字”,他希望通过一系列记录,为自己当晚的写作积累素材。
制作宋服:细致感受历史温度
“我们按照先后顺序给木头人穿上内衣、百褶裙、衣裳、袍等服饰,可木头人的屁股总是露出来,令人哭笑不得。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用针把衣服固定住了,才不至于让木头人‘走光’。”在模拟宋代服饰体验环节中,小记者们通过对服装材质、颜色、款式的搭配,自己设计人物的着装及场景。
在这一环节,二附小五年级的杨佳蓉与仓山小学四年级的黄馨仪一同合作的宋服创意受到了老师的称赞。杨佳蓉说,在自由拼、贴创意宋代服饰活动中,似乎穿越了历史的时空,触摸到了恒久的温度。
“福建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蕴藏着丰厚的教育资源。”福建博物院宣教部主任陈梓生介绍,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同时配合博物院“福建古代文明之光”主题陈列,宣教部特别为海都小记者们举办了“纤身绮罗留余芳”——体验宋代服饰之韵活动,以此增进少年儿童对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了解,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并借此次活动,进一步推进“双百活动”持续深入的开展,推进省博物院致力于文化传播与社会和谐的理念,促进海西文化繁荣发展。
创作文章:写作时心中要有读者
“如果是在小学的班级里批改作文,几乎每篇文章都可以拿优。”在5月19日上午张松老师的第二堂指导课上,张老师盛赞了小记者们的文章,并点评了特别优秀的文中佳句。
张松老师特别指出,小记者们要善于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重要东西;要有简明扼要、吸引人的开头;文章内容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要有真实而又特别的感受。
“夏丏尊说:最大的写作技巧是读者意识。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听到、经历的故事,以及自己对故事的看法、想法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张松老师也指出了小记者们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心中缺少读者,没有他人意识。
张老师说,没有读者,也就不需要作文。小记者写作时,心中要有他人,要知道是写给“谁”看的,“谁”最想知道什么样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