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水平在提高,积攒的财富反而缩水了;工作越来越忙碌,财富差距反而扩大了;理财渠道越来越多,个人收益反而下降了。面对上涨的物价和居高的房价,广大中低收入者感到手头的钱不禁花,家里的开支与消费的底气难成正比。《人民日报》昨日发文称,财富焦虑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财富焦虑,是消费时代催生的一种情绪失衡,也是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观念变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紧张。
在转型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原先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被打破了,新的“安全网”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教育、医疗、养老的市场化改革,在为人们增加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不确定性。
让人们摆脱财富焦虑,应在提高工资水平上下功夫,也应在控物价、抑房价方面下狠力。从根本上讲,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增强公众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是规避财富焦虑的根本举措。
□网友观点
@银龙123:宁要上世纪80年代生活无忧无虑,现在的生活压力太大,物价一天一个涨。政府应该狠下决心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了!
(人民日报)
□链接
政府要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过紧日子的首要之举,就是压缩政府开支,走节俭型政府之路。中央之所以三令五申“节支毫不动摇”,就是要采取严厉措施,从政府入手,从公务消费入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说白了,政府“过紧日子”,是为了让百姓“过好日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