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四月,海上往来人,但爱海蛎美
N本报记者 陈文浩 包华 文/图
“哗、哗……”25日下午3点多,海水开始退潮,离岸只有百米的乌猪头海礁,也露出了头来。大大小小的海蛎,圆的、椭圆的、三角形的,一簇簇拥抱在一起,紧紧附着在石头上。
5月福建就已经进入了休渔期,但处在闽江入海口的连江定安村,仍然“不休”。和往年一样,农历三四月份的十五前后,村民们都要登上乌猪头挖海蛎。对于这个小渔村,这是一年才几次的渔家乐事。能上乌猪头挖海蛎的时间,一年不过十来天,通常为每年农历三月底到五月,而且只有在初一或十五前后,潮水退远时。
二三十位村民拿着工具,在露出海面的礁石上,对海蛎展开地毯式搜挖,有的人则潜入海礁深水区,那里有更大更肥的海蛎。村民告诉记者,各地繁衍的牡蛎,肉色均白中带青,称“青蛎”。唯独闽江口东岸的牡蛎肉色呈淡黄,称“黄蛎”。相比起滩涂养殖的海蛎,黄蛎个头虽小,但肉瘦不肥腴,就像小家碧玉。
40岁左右的老魏是挖海蛎的好手。他一手拿着自制的小铁钩,潜入水中,不一会儿,手中便拿着几个战利品——有着厚厚硬壳的海蛎,熟练地丢进箩筐。不到一个小时,一箩筐便装满了。
“在我十几岁时,就跟随大人来这里挖海蛎了。”老魏笑着说。在一旁的老吴附和道:“当时我们十几个年轻人,还会绕着岸边游一圈,少说也有两三公里。”两人越说越起劲,沉醉在自己的青春回忆中。
只是,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如当年的他们一样,在乌猪头上,甚至看不到一个25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都去国外打工了。”老吴叹息,目前就有700多名村民到美国打工,“洋留守”儿童有100多名。小孩子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打鱼,而是学习英语,为将来出国做准备。
海礁上挖海蛎的回忆,要“断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