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0版:体育/焦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堵车的天路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堵车的天路
60年前,人类第一次登顶珠峰;如今有5万美元就有机会登顶,天路已接待近五千人,登顶都要排队
埃德蒙德(右)和丹增也许没有想到,他们开辟的居然是一条通往顶峰的商业路线
这不是“五一”的八达岭长城,而是5月的珠峰
2010年5月,清扫人员在普莫里峰营地清理登山者留下的垃圾
 

N新闻晚报 综合

核心提示

60年前的5月29日上午11时30分,新西兰养蜂人埃德蒙德·希拉里和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从南坡站上了珠穆朗玛的顶端——最接近“天庭”的地方。这是人类的脚步第一次踩在世界之巅,由此打开了一幅历史画卷。这次登顶,如同当年阿姆斯特朗登月一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如今,60年过去了,已有近五千人踏着埃德蒙德和丹增的脚步,登上海拔约8848米的珠峰。这个数字,每天都可能增加,珠峰不再遥不可攀。随之而来的是,那条通往神圣的天路,因为人类的踩踏,正在巨变……

在珠峰搭梯子?

在埃德蒙德和丹增之前,很多人有去无回。一位活着回来的瑞士登山者在1952年的自传中描述说:“珠峰周遭,这美丽的冰川盆地,是一片寂静的山谷。”

如今,这里已经相当嘈杂。因着60周年纪念日,进入5月登山季以来,世界各地的登山运动爱好者纷纷来到尼泊尔,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庆祝人类登山史的这一壮举。由于人数众多,珠峰峰顶出现严重拥堵。为此,尼泊尔探险协会计划在珠穆朗玛峰距离峰顶的地方安装一个梯子,以缓解拥堵。这立即引发各方争议。

据悉,尼泊尔探险协会计划将梯子安装在接近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海拔8839.2米处的台阶上,该台阶以埃德蒙德·希拉里的名字命名,被称为“希拉里台阶”,是登顶要通过的最后一个障碍。这段裸露的山体岩石断面几乎垂直,十分险峻,每次只能容一人攀越。

现在,每年数以百计的登山者试图登顶,“希拉里台阶”成为瓶颈地区。据悉,梯子计划获得国际登山和攀岩基金会主席弗里茨·弗里兰德特的支持。他说,梯子为下山专用,不会影响登山难度。

但人们更担心的是,一旦梯子投入使用,攀登珠峰的登山爱好者将越来越多,反而加重拥堵。

连珠峰都堵了

埃德蒙德和丹增也许没有想到,他们开辟的居然是一条通往顶峰的商业路线。“这条线路已经成为赚钱的商品,只要你肯花上一笔钱(大约5万美元),就能沿着预定的路线,达到峰顶。”英国登山家肯顿·库尔说,“这或许能解释珠峰现在为什么堵车了,因为那儿太忙碌了。虽然登陆峰顶需要一大笔钱,但在这条已经固定的线路上,花钱可以先拿到登山许可,还有一个夏尔巴人向导,你会沿着这条固定的线路上去,保证上下山的安全。”

由于北陡南缓,每到4月、5月的登山最佳季节,登山爱好者大多选择从南坡登顶。上周,一位曾经多次攀登珠峰的德国登山家描述他看到的珠峰堵车,“当我看到排着蛇形阵的人,排队等着登上顶峰,我彻底惊呆了。”

斯蒂芬·维纳布尔斯是第一个没有携带氧气瓶登上珠峰的英国人,但在他看来,“用‘极地冒险旅游’形容现在的攀登似乎更加贴切”。去年,超过500人登上珠峰,今年,这一数字预计达到700人。在一天时间里,就有100人左右排队在珠峰等候登顶。堵车已成为珠峰严重的人为问题。

垃圾触目惊心

《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说,“冰川融化,泄露出大量的垃圾和人类排泄物(粪便),玷污着这块神圣的热土。”记者在报道中称,最触目惊心的场景出现在高山营地,“作为经验丰富的登山者,完全放弃个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

珠峰南侧的环境污染似乎比北侧要糟糕。对尼泊尔的夏尔巴向导们来说,他们不仅要为登山者的登顶做准备,还要清理垃圾。但面对蜂拥而至的登山者,夏尔巴人只能先为他们固定住绳子,而无力去清理垃圾。

目前尼泊尔正在进行为期4天的活动,庆祝登顶60周年。首次登顶者之一、诺尔盖的孙子塔什·丹增则认为:“60周年也是一个反思的好时机。当我们庆祝60年来的辉煌时,也应该从不同攀登者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重回安静难吗?

让这里重回安静其实并不复杂。截至1980年晚期,尼泊尔政府仅允许一支小分队攀登珠峰,中国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如果能够重新恢复这些政策,珠峰将再度变得安静,甚至禁用氧气瓶对环境也有保护作用。

但对旅游业来说,攀登珠峰意味着巨大的盈利市场,谁会放弃这个钱袋子?在最热门的登山路线上,到处都是丢弃的瓶子,你还可以打手机,营地甚至有WiFi。夏尔巴向导能帮你背行李、做饭,另一个夏尔巴人会给你运来食物和氧气瓶,并在冰雪岩石上给你安装绳子。当然,这些都包括在5万美元以内。

如果丹增·诺尔盖还活着,他一定会惊讶不已。在他死后的17年,丹增的儿子说,如果爸爸知道这些登山冒险家连“冰爪的使用”都不熟练,“爸爸一定会说,这简直难以置信”。

“我已看不到雪莲花”

——访中国登山协会原秘书长于良璞

1974年,他第一次进驻珠峰大本营,是入驻珠峰大本营次数最多的人,他被称为珠穆朗玛峰的“活字典”。他是著名登山家于良璞。

于良璞说,他从未登上过珠峰峰顶,但是作为中国登山队的一员,他在四十年间参与了每一次登顶的准备,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相当了解,堪称攀登珠峰的“大内总管”。在他的眼中,屹立在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脸。

登珠峰容易了

于良璞说,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顶,从拉萨来到珠峰脚下就花了一个月时间,后面还有一个警卫排跟着。出了日喀则就没有公路了,只能在马背上骑24天到达珠峰。但现在攀登珠峰的难度比以前小多了,因为科学发达,装备先进。比如现在的氧气瓶重量轻,容量又大,登山者吸氧条件改善了,减少了人体负担。尼泊尔那边,每天都有好多人排队上珠峰,有的时候甚至要等两个多小时才能上去。不过,登山者的安全系数有保障了,因为在海拔6600米以上,都有绳索,这就像修好的一条大路一样,变得容易了。

毁珠峰容易了

于良璞1974年第一次进山时,还能看到很多珍贵的植物,包括盛开的雪莲花。“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雪莲花,它非常漂亮。可是现在,你已经完全看不到它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放以后,去珠峰的人越来越多,雪莲花都被人为地采摘了。”

据于良璞介绍,现在的珠峰,生活垃圾比较多,包括遗留的帐篷、吃的罐头,还有喝水的瓶子、氧气瓶等,甚至有大量人体的排泄物。现在一到登山季节,珠峰保护区就会有垃圾清理车进山,把包括人体粪便之类的垃圾清理出去。

(新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