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8版:莆田/综合
3上一版
 
莆田“乞丐歌”几成“绝唱”
6月1日起公交开空调
为方便儿子备考 父亲倾囊买房陪读
莆仙戏将再赴法 冲击最高戏曲奖
黄梅戏义演走乡串镇到年底
“热情”依旧 雷电也来凑热闹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莆田“乞丐歌”几成“绝唱”
城厢区文化部门已把梆鼓咚曲目《黄濂起义歌》申报为省级非遗进行保护,如今又将常太俚歌扩展为非遗项目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本报讯 左手敲着两片竹板,腋下夹着竹筒鼓,和着节奏,摇头晃脑地以莆仙话唱“乞丐歌”。上了年纪的老莆田人都知道,这是旧时莆仙民间的独特曲艺——梆鼓咚。新中国成立后,梆鼓咚曾一度消失,再出现时,已经有了新名字“俚歌”。时光流转,俚歌已快成了“绝唱”。前两年,莆田城厢区文化馆把梆鼓咚曲目《黄濂起义歌》申报为省级非遗进行保护。如今,又将常太俚歌扩展为非遗项目。

梆鼓咚曾渡南洋激励侨胞抗日

梆鼓咚的起源,没有文字可考。据老艺人说,与钱四娘修筑木兰陂有关。宋治平元年(1064),钱四娘修筑木兰陂,用竹筒装铜钱,让民工们从竹筒内自己抓取工钱。任民工抓一把或捧一把,钱数都是十八文。木兰陂建成不久被洪水冲垮,钱四娘悲愤交集,投溪自尽。民工们为纪念钱四娘,就以钱四娘装铜钱的竹筒鞔皮作鼓,将钱四娘的事迹编成叙事诗,到处传唱进行募捐,终于把木兰陂建成。后来民间就把这种以竹筒作鼓的演唱称作梆鼓咚。

抗日战争时期,莆仙人民曾以梆鼓咚宣传抗日。那时,梆鼓咚也曾远渡南洋,激励爱国侨胞同仇敌忾、团结抗日。

梆鼓咚曲目现存百余种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莆田县渠桥一带农民揭竿而起,暴发了农民起义。曾参加起义的詹元祥在起义失败后,写成了长达2100多行的歌颂莆田农民起义军首领黄濂的梆鼓咚曲目《黄濂起义歌》。2011年,莆田城厢区文化馆为《黄濂起义歌》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记者了解到,这首歌是福建省表现农民起义的最长歌谣,如实反映了当时黄濂揭竿起义的真实情景。至今流传下来的梆鼓咚曲目甚多,现存百余种,有长篇叙事诗,也有短篇劝世歌。唱词是七言韵式,内容多是来自戏曲故事、民间传说。

抢救和保护俚歌已经刻不容缓

此次扩展的常太俚歌非遗项目,是旧时华亭、常太、白沙、新县及仙游县的钟山、游洋、石苍等山区人民用莆田方言演唱的歌谣。

山里的俚歌还有另外一种用场。在田间生产劳动休息时,山民聚在一起,拉开细长的嗓门唱起《十八相送》或《英台与山伯》等经典俚歌,这边方唱罢,那边便上场,整天的劳累便都抛到九霄云外。然而,随着时代变化,如今年青山民能把握得了俚歌韵律的寥寥无几,能有板有眼地唱俚歌的老人也所剩不多,俚歌逐渐成为山里的“绝唱”。为此,城厢区文化馆把常太俚歌扩展为非遗项目。

今年45岁的傅碧霞是常太俚歌非遗项目传承人,她的太姥姥、外婆、母亲都是俚歌能手。近年来,她一直在搜集俚歌资料,向老人们学习唱俚歌,也组织了莆田十音八乐队及山歌队,在本地及九龙谷风景区表演,深受群众好评。

城厢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常太俚歌通过说唱,表现老百姓朴实的生活、道德观念和处世心态,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不可否认,俚歌传统曲目创作于旧社会,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难免掺杂一些封建腐朽的污垢,应该客观对待。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大部分俚歌失去了滋养、繁荣的基础,传承出现断代的局面,俚歌面临濒危境地。抢救和保护,是件刻不容缓的任务。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