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天下/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铁腕打击违规生产
仍有17人未能取得联系 最高检派员查处失职渎职犯罪问题
近七成中小奶粉品牌或将被淘汰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6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仍有17人未能取得联系 最高检派员查处失职渎职犯罪问题

6月5日,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事故发生地,卫生防疫人员在进行消毒防疫
 

N新华 央视 新京报 京华 法晚 北晚

本报讯 记者从吉林德惠市米沙子镇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在火灾现场一水池内又发现一具遇难者遗体。截至目前,事故遇难人数共120人,受伤77人,其中危重症15人。当天刷卡上班395名工人,生还258人,仍有17人未能取得联系,核实工作正在进行当中。目前,能够确定的遇难者遗体只有67具,技术人员正在对现场无法辨认的遇难者遗体进行DNA取样,与遇难者家属比对,以确认身份。据悉,最高检已派员赶赴火灾事故现场,与当地检察机关一同查处事故中涉嫌的失职渎职犯罪问题。

动态 要进行三天消杀作业

昨日,事故现场大规模搜救清理已经结束,正展开防疫消杀和无害化处理。

长春市疾控中心主任王彦会说,目前已形成30人的消杀队伍,至少要进行三天的消杀作业,消杀区域半径暂时控制在厂区内,根据今后的数据分析和需求,将考虑是否将范围进行扩大。据悉,6月3日凌晨,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共屠宰了2500只肉鸡,另有2500只尚未屠宰即发生爆炸事故,由于事故及高温等方面原因已经死亡,因液态氨气污染及高温等方面原因,易导致致病菌滋生或疫病流行。

据悉,火灾现场一共有13个液氨罐,里面有50吨液氨。火灾发生时,有一只液氨罐发生泄漏,剩余的12个液氨罐中还有47吨液氨。国家安监局派出专家指导,预计最迟今天早晨完成处理。

调查 厂房材料全部可燃

据悉,这家公司不见消防设备的踪影,逃生通道铁锁把门,从来没有火灾演练。更严重的是,整个厂房的材料全部是可燃材料,火灾隐患非常大。该公司还逃过消防部门备案抽检,成为“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一位自称曾参与厂房修建的村民介绍,这间厂房在建设时只用了很少的砖,外部墙体是铁皮,屋顶和内部墙体均为一种类似彩钢板的原料,外部是铁皮,夹层是泡沫。内墙的泡沫超过20厘米厚,而屋顶的泡沫更厚。

记者调查了解到,宝源丰近1.7万平方米的车间厂房,全部使用彩钢板和苯板组成的可燃材料。按照吉林省的规定,彩钢板必须加上阻燃材料。但一位职工透露,当年无论是苯板还是彩钢板都没用阻燃材料。德惠市当地一位建材商则告诉记者,苯板建房节能有助于政府完成节能减排指标。

锁门为防女工上厕所

工厂为什么要锁门?企业的官方说法是防止工人在工作期间随意走动,影响生产秩序。而福阳医院外寻找失踪亲属的刘先生则直言:“厂里百分之七十是女员工,锁门是为了防止女员工老上厕所,耽误生产。”

伤员柴金凤也说:“门一直都是锁着,听别的工人说,领导害怕我们偷东西,出口少容易管理,具体是不是这样,我也说不好。”

回忆

19名“硬汉”进火场4人牺牲

4日,从事故中脱险的44岁汉子夏维刚躺在市中心医院334号病房内,灼伤的脸上涂满药膏。他说:“我们班组19个人工作地点是在火场外,发现着火后我们想往里边去救人,浓烟把我们挡在了大门外。大家就在门边上,连拖带拽把受伤的人一个一个地弄出来。又赶忙在公路上拦截过往车辆,把伤员送往医院。”大火发生时夏维刚在安全地带,返回火场救人时才被烫伤,他们抬出的工友有30多个。

火势渐渐熄灭后,在清点人数时,老夏发现,和他一同返回火场救人的19名工友里,有4个人不在了。几小时前还在和老夏开玩笑的这4个好哥们,将永远不会再轻拍老夏的肩膀,亲切地对他道声早安了。

另据悉,厂长是辽宁人,为救人重返火场,目前下落不明。

47岁女工拽出4人丈夫失踪

“老公!”一声惊呼,付亚丽从床上猛然坐起,嗫嚅几句后,复又躺下。这是记者第二次进入病房后看到的一幕。47岁的她是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二车间的女工。在6月3日6时6分的大火中成功逃生后,她从一处墙体裂缝中拽出了4个人,其中3人生还,而同在厂里工作的丈夫至今仍生死不明。在救人过程中,付亚丽手部受伤。

当天,幸存者佘海红跑出车间后,本来被门口的水池拦住,水池上有两三米宽的木板桥,她被黑烟呛得瘫倒后,被同班组的姐妹拖了出去。“四五米深的水池掉进去很多人。平时里面是血水、污水和鸡毛,下去就上不来,有人踩着别人的头才爬上来。”佘海红说,1车间的人,基本都是从这条通道逃出来的。

□记者手记

媒体无权让伤员二次受伤

我看到,一个受伤女孩无助地望着我,喃喃道:“我现在很丑,能不能不要让他拍我。”我看到,一群文字记者围着一个40多岁女伤员采访。她在事故中失去了丈夫,哭得近乎晕厥,记者们还在追着她问:“得知丈夫遇难,现在你心情如何?”

记者去挖掘灾难背后的故事与情感,这是职业要求。但是面对伤者的尊严,家属的感受,同行们在不断追问悲痛,不断拉近镜头对准创伤时,有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受访者造成二次心理伤害?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