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何旌
本报讯 昨日,备受关注的2013年普通高考落下帷幕——今年我省高考试题难度究竟如何?各科命题怎样体现出新课改的方向?题型有哪些新形式?对于学生的能力考查,侧重哪几个方面?
省教育考试院昨晚发布权威信息,提供福建省高考命题组专家对今年各学科试卷的评点、说明。不仅仅让今年考生“再回首”,更重要的是,每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将为高考后来者提供把握的方向。
数学学科高考命题组
基础知识覆盖面达80%
2013年高考数学福建卷命题,文、理科试卷的基础知识覆盖面均达80%以上。作为中学数学主体内容中的函数与导数、数列、统计与概率、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六大主干知识,在文、理科试卷中不但占分比例大,而且都作了较为深入的考查。
命题直面文、理科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加大了文、理科试卷的差异。两份试卷中,完全相同的试题只有三道(文10和理7,文12和理8,文15和理14),分值为15,占10%;姊妹题(背景或设问方式相似度较高)只有三对(文1和理1,文16和理10,文14和理11),分值约为13,占8.7%。
试题设计求新
如理9以等比数列的片断和、积为背景,考查考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理10、文16、理15依托新情境材料,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文11、理18、理19都要求考生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数学实验方法予以解决,其中,理19第(Ⅲ)问要求考生能将空间几何体的拼接转化为平面图形的拼接,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难易梯度明显
各种题型的试题梯度明显,例如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起点低,再逐步增加难度,而最后两题有较大的思维量。解答题在整体难度递进的同时,每一小题也均从易到难。例如理19、20,文21、22的第(Ⅰ)问入题较易,而第(Ⅱ)或第(Ⅲ)问则将检测考生是否具备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进行熟练的转化和思考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查目标。
注重探究概念
命题强调高考对考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潜能的关注,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例如理10、文16,考生需先理解“保序同构”的概念,并搜索已有的知识进而运用最本源的函数知识予以解决,考查考生解决新情境问题的能力;理9在探究两个新数列生成的过程中,考生需将问题回归到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并予以解决,考查了考生抽象概括能力;理15的解决需考生阅读理解相关的知识材料,提炼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并加以应用,考查了考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语文学科高考命题组
用诗歌命题作文我省首次
2013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的试卷结构符合本省《考试说明》,试题考查目标明确,难度适当,区分度有所提高,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作文入手不难
今年语文卷的最大看点在作文题。试题仍用“材料作文”题型,但提供的材料是一首当代诗歌。诗歌主旨明确,诗意积极向上,内涵比较深刻,写作立意有较多的角度和层次。此诗语言优美晓畅,意象鲜明,易于把握,审题难度较低,公平性好。
试题也有较好的甄别性,考生可围绕“地球”与“流星”、“自由”与“约束”展开联想或思辨,入手不难,但写好不易,须具备较好的联想想象能力或辩证说理能力。
选用诗歌作为作文试题材料,在我省尚属首次,丰富了作文命题的材料类型。
选材多样
试卷选材多样,富有时代感。如论述类文本《时尚浅说》阐述如何正确面对“时尚”的现实问题,贴合考生思想实际,对考生有正面的引导作用;第19题的选材关涉考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与文化,易于触发考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阅读文本体裁多样,布局合理,古代诗文阅读文本是“记”和“诗”,现代文阅读文本有评论、散文和传记,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引导高中教学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所选文本多为完整篇章,删改较少,保留了原有内涵和意味,阅读真实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