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慢读/思享
3上一版  下一版4
 
□涂鸦
这就是灵感吗
与岩茶说话
年轻“吃”狂
清朝最后一次“高考”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朝最后一次“高考”

 

N倪政兴(福州)

1911年,陈秉乾从全闽优级师范学堂毕业,获评理化选科最优等,得到一个奖励:去北京参加学部会考。

学部的前身是国子监。1905年,国子监举办最后一次进士考试后,绵延1300多年的科举制宣告结束,国子监改换门庭成为大清学部,通令各地兴办学堂,废除八股文,推广数理化等新学。

新学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学成文武艺,贷于帝王家。”千年以来,读书主要就是冲着当官去的,要是不能当官,谁还去新学堂?

对这个问题,学部官员想了四年,终于想出了办法,办法依然不脱科举遗规:他们决定,奖励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士出身,像陈秉乾这样的优师毕业生则奖励举人出身。1910年起,学部再接再厉,施行在京会考制度,面向全体本科和大专生,以及优级师范选科生中的最优等生。由于当时本科和大专生极少,考生主要是优师选科生,他们的学历相当于大学预科,换句话说,此时的会考,其实相当于今天的全国高考。

会考前,学堂要准备好学生所习科目讲义,以及各学期成绩等种种材料送交学部,由于手续费时,交通不便的福建赶不及派人参加首届会考,第二年派了8人参加,结果一人逝世,两人生病,实际入场考试的只有陈秉乾等5人。

会考纪律极为严格,要求考生穿戴长袍马褂,由学部最高长官亲自点名,一一入场,既无替考、也无迟到还能入场的可能。考试科目统一命题,连考数天,甚至体操也要考。陈秉乾拿到的作文题目是“五色性质,化分化合,变化无方……”,要求根据题目“试说明之”。这个题目让他莫名其妙,只好胡填乱写,缴卷应付,出场后问其他考生,也都说莫名其妙,本来他还以为自己水平有限,特地去问母校前校长、时任大清国师的陈宝琛,没想到国师也莫名其妙。换句现在的话,此题真可谓“傲娇”天下。

成绩在三个月后才揭晓,陈秉乾跻身全国会考最优等,得到一个八品京官的奖励,不过,此时大清已是强弩之末,实在无官可给,所以要兑现奖励,他要先当中学老师,在基层锻炼两年,然后再官升一品,按七品官衔出就官职。

只是揭晓后不久,就爆发了武昌起义,不仅陈秉乾的奖励无法兑现,连学部颁发的毕业文凭也没领到,第二年,学部再次改换门庭成为民国教育部,这次会考也成为大清教育史上的绝唱。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