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侯希辰 肖春道 文/图
本报讯 南平顺昌县际会中学的教师郑峰,今年43岁,他因小儿麻痹症落下二级残疾,行走不便。但是班上如果有学生几天没来上学,他总是放心不下,常常走几公里远的山路,到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即使摔成“泥人”也在所不惜。至今,他所教的学生中,有的已研究生毕业,有的在中科院攻读博士。
摔成泥人他也要拉学生回校
际会中学地处偏僻的小山村,远离县城,交通闭塞。1992年,郑峰大学毕业,他回到山区的第一天,就许下一个诺言:要当一名合格教师。
郑峰说,那时农村学校的流生情况比较严重,为了保证班上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他走遍了际会所有的山沟沟。特别是每年春季,山路总是泥泞不堪,郑峰记不清多少次摔成了“泥人”……当他打着赤脚,全身湿透地出现在学生家门口时,家长惊呆了,“我说哪怕是可怜老师,也要让孩子去上学。”
每年过年,都有一名在浙江办厂的企业家回来看望郑峰。他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已是下午一点多,雨又下得很大,郑老师一瘸一拐地到田里找我,动员我回校上课,如果没有郑老师,也许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学校老师们说,凡是郑峰带的班级,都是零辍学,而能在乡下中学做到这一点,是极其困难的。
给学生写保证书做一辈子好老师
从教21年,学校成了郑峰的家,学生成了他的孩子,甚至寄宿生早起后要喝一杯白开水的习惯,他都要学生养成。
“每一个学生,都要让他们成才。”郑峰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连续15年,主动承担2个初中毕业班教学,中考成绩多次获全县第一,先后有300多个学生考取县重点中学并升入大学。以至于现在,甚至有县城的家长带着孩子,希望郑峰能收下,郑峰说:“没有教学秘诀,就是真心对学生,他们自然爱听你的课。”
2004年冬天,有学生突然肚子疼,郑峰一时忘了自己的病腿,不等站稳就想往宿舍赶,结果额头重重地磕在了桌子上,红肿一片,“都没觉得痛,就背着学生医院跑。”由于家长在外地,郑峰陪着学生,一直到病愈,“孩子回到学校,就像变了一个人,不淘气了,成绩一下上去,孩子说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我。”
省优秀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但让郑峰最自豪的是,学生们要他写下的一份份“保证书”,上面写着,保证做他们一辈子的好老师。
推荐方式
1.拨打本报热线968111。
2.@海峡都市报官方微博或海都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haidu和http://weibo.com/nhaidu)。
3.寄一份信件到福州市华林路84号海峡都市报社会新闻部“最美乡村教师”组委会,邮编350003。
推荐标准
长期在福建乡村(包括海岛)学校工作,为农村学生成长呕心沥血的杰出代表;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舍小家为大家”的先进模范;对乡村教育一往情深的典型人物。对积极推荐者,组委会将赠送一份精美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