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8版:教育/校园
3上一版
 
学陶艺 制陶器 小记者走进“陶世界”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陶艺 制陶器 小记者走进“陶世界”
不再以为陶器只是瓶瓶罐罐,海都小记者在福建博物院“体验远古文明——泥条盘筑制陶”活动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小记者们体验﹃泥条盘筑﹄
双胞胎“小记者”在活动中收获颇多
 

N本报记者 何旌 文/图

6月15日上午,海都小记者们参与了由本报和福建博物院联合主办的“走进闽博海都小记者特别行动”的第三次活动课:“体验远古文明——泥条盘筑制陶”,这一活动也是福建博物院“文物在我身边——福建文博进校园、进社区双百活动”系列活动之一。在这堂活动课中,小记者们在陶艺的天地里,体会陶艺创作的乐趣,也通过对陶艺历史的了解,感受了我们国家深厚的文化积淀。

互动问答长陶艺见识

“中国的瓷都在哪儿?”“中国的陶都在哪儿?”在泥条盘筑制陶活动开始动手前,福建博物院的老师传授给了孩子们不少有关传统陶瓷产生、发展的历史与文化,老师还以各种有关陶瓷的问题与孩子们积极互动,让小记者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原来我只知道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今天还懂得了陶都原来是在江苏宜兴啊……”现场不少小记者表示,老师以互动的形式提问让他们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对答案印象深刻。

要玩泥条盘筑制陶,当然还要先知道泥条盘筑法。福建博物院的老师说,泥条盘筑法是早期陶器制作的一种方法。在陶器制作的初级阶段,人们通常用黏土搓成泥条,然后把泥条一圈一圈地盘筑成器皿,然后再进行修整、打磨、刮划等艺术加工。“因为采用了泥条盘筑法这种特殊的制作方法,所以在许多出土的早期陶器上可见到凹凸不平的泥条的痕迹。现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还长期保留着这种原始的制陶技法。”老师告诉小记者们。

小记者们还认识了陶俑

认识陶俑也是小记者们在活动中的一大收获。“俑是模仿人及动物形象制作而成,代替活人和动物进行殉葬的随葬品,大多为木雕或陶塑。”老师告诉小记者们,俑的出现,与中国传统丧葬观念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古人的生死观中,人的死亡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生命还以灵魂的形式在阴间继续存在。生者为了满足死者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的需求,就要为他们营造与生前类似的居所,为他们准备不同种类的生活器具,还用俑来充当死者生前的侍从和奴仆。而福建博物院也有一组著名的陶俑,1965年在福州北郊莲花峰发现的闽国第三代君王王延均的妻子刘华的墓室,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大小共计48件,有文官俑、武官俑、仕女俑等,造型上既有人物也有动物,是五代十国时期保存至今的一组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福建博物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体验远古文明——泥条盘筑制陶”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普及传统历史文化,更是向孩子们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福建博物院希望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加深孩子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知,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参与意识,以求在更大程度上拓展和丰富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

陶艺作品也是纪念品

充分了解了陶艺文化,进入泥条盘筑制陶活动的动手环节,小记者们个个都显得兴致高昂。切陶土、搓条、做底、拼接、装饰,小记者们用创意与耐心将一根根搓好的泥条盘筑成了陶器作品,有的是刻上了小花的陶盆,有的是装好了把手的小茶壶,还有的是搭配了盖子的大口杯……

双胞胎姐妹郑斯文、郑斯月在搓泥条时,你帮我、我帮你,玩得特别开心,姐妹俩各自做了一个漂亮的泥条盘筑陶杯。姐姐郑斯文说,她和妹妹两人都就读于福州鼓一小三年级,从前家人也曾带她们玩过制陶的活动,不过是轮盘制作的形式——用陶土在轮盘上旋转成想要的形状。而这次的“泥条盘筑制陶”活动,则是用自己的手捏出想要的陶土形状,感觉更有成就感也更加有趣。参与“走进闽博海都小记者特别行动”让她们受益匪浅。

别看是个头壮壮的小男生,福建师大二附小的林辰韬制作起陶器来却丝毫不“大线条”。他做出的小陶杯精致又美观,受到了许多同学的称赞。林辰韬说,搓陶土很像小时候他在家门外玩泥巴条,很有意思,这件他的得意作品他要带回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为他的“小记者生涯”留个美好的回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