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天下/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蛟龙”号今日下潜
刘洋谈太空经历:驾神九飞越我国时能识别出所经城市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6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蛟龙”号今日下潜
昨从厦门锚地起航,返往南海作业区
﹃蛟龙﹄号资料图
15日,潜航员唐嘉陵在整理下潜所需物资
 

N新华 法晚

“蛟龙”号16日凌晨5时随母船“向阳红09”从厦门锚地起航返往南海冷泉作业区,继续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指挥部16日晚在媒体通气会上宣布,“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今日将进行首潜,这个潜次的主要目的是进行长基线定位系统试验。据了解,长基线是一种声学通信系统,相对于短基线来说,精度更高。

昨日抵达作业区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于6月10日起航,13日凌晨“向阳红09”抵达南海冷泉作业区。由于海况恶劣,而且呈加剧趋势,达不到潜水器的下潜条件。航次队员在更恶劣海况来临前,抓紧时间进行了潜水器定位系统信标测试和投放,科学家进行了一些常规调查。

14日下午,由于南海冷泉作业区海况更加恶劣,为此航次现场指挥部决定到厦门锚地避风,次日凌晨2时抵达厦门锚地。15日,航次队员为潜水器充足了氧气,潜航员也准备好了下潜所需物品和应急物资。

海洋气象预报显示,17日南海冷泉作业区海况将好转,因此“向阳红09”船16日凌晨5时起航返往冷泉作业区,预计当日17时左右抵达目的地。

首潜不搭载乘客

据“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胡震介绍,17日6时工作人员就将开始准备,9时各就各位准备下潜。整个潜次大约需要7小时,下潜和上浮各1小时,水下作业4小时,布放和回收约1小时,16时左右回收潜水器,下潜深度将超过1000米。

“这个潜次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验证潜水器的状态,二是进行潜水器长基线定位系统试验,三是锻炼潜航员在海山地形的驾驶技能。”胡震说。

据了解,“蛟龙”号这个航次共有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和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邱建文等6位科学家随船。但“蛟龙”号首次下潜将不会搭载乘客。这个潜次将由“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叶聪担任主驾驶,中科院声学研究所杨波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开周下潜验证潜水器声学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和基于长基线定位系统的自主导航软件。

据介绍,叶聪、杨波和刘开周三个人也是7000米级海试中首次突破7000米的下潜组合,当时他们下潜至7020米。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