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本报讯高考没考到高分可惜,而考了高分却未能被理想学校录取就更可惜了。从往年高招录取的情况来看,出现这种“高分低录”甚至“上线不录”的情形,都是填报志愿不当惹的祸。
相反,部分考生认真研究《海都高招金手册》,在志愿填报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结果以本二层次的分数录取本一层次的高校,有的考生则巧妙利用降分政策为自己赢得“升级”机会。
本报记者特别盘点近两年高招志愿填报的经典案例,希望给今年的考生一些启示。
案例1 最大限度赢得入学机会
小Y:2012年理工类548分,本科提前批录取福建农林大学“生物科学”基地班
小Y2012年高考发挥失常,成绩只比当年一本线(546分)高出2分,失落的他做好了掉到二本院校的心理准备。查询往年录取资料,小Y决定利用大多数一本线上考生“忽略不计”的本科提前批,搏一搏录取机会。小Y向来对“生物”感兴趣,一直希望将来能够考研继续深造,他最终在本科提前批填报了福建农林大学“生物科学”(基地班),最终以2分上线优势顺利录取。
福建农林大学去年在本科一批的理工类投档线为553分,如果小Y没有充分利用本科提前批,以他的分数是无法在本一批录取该校的。
【志愿分析】:本科提前批并非只有师范及公安军队院校专业,也包含了不少高校的“基地班”招生计划。“基地班”主要指高校里的基础学科班,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这些主要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而其所依附的“母体”,都是实力雄厚、教学科研水平高、在国内同类学科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的学科点所属的重点综合大学、师范大学。通常来说,大学“基地班”保送研究生的比例很高。
【报考建议】:2013年我省对本科提前批投档模式进行适当调整:本科提前批第一志愿实行梯度志愿投档模式,设置A、B两个志愿(A、B两个志愿是有顺序的平行志愿),各填报一所院校;本科提前批其他志愿实行按专业志愿平行投档模式。往年,本科提前批第一志愿实行梯度志愿投档模式,其他志愿实行按院校志愿平行投档模式。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变化有助于更大限度满足本科提前批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也能够提高考生专业满足率,增加录取机会。
在2013新编《海都高招金手册》里,本科提前批部分归纳整理了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院校录取分数,先根据省份分类,同一省份根据院校和专业录取平均分从高到低排序,让考生和家长一目了然,填报志愿就像查字典一样方便。
案例2
不服从专业调剂 遭退档
小A:2011年理工类592分,征求志愿录取浙江工业大学
作为理工科男生,小A只对土木工程、建筑类专业感兴趣,填志愿的时候就尽往与工民建相关的院校专业里瞅。2011年小A高考成绩592分,超出当年理工类一本线(573分)19分,坚决不报本省的院校,于是在本一批四个平行投档的院校中选择了“A.中国地质大学(武汉),B.长安大学,C.长沙理工大学,D.西安邮电学院”,而且每所院校都只选他中意的专业,一律不服从“专业调剂”。
在本一批常规志愿录取时,小A被投到了D志愿西安邮电学院,但由于分数排名靠后,又不服从专业调剂,两天后小A的档案又从西安邮电退回了招办。紧接着公布的本一征求计划让小A傻了眼,一串名单中要不就是特别偏远的院校,要不剩下的专业都是自己不喜欢的。真要放弃征求志愿去本二?小A的家里炸开了锅,一本的分数去念二本多可惜,而且二本好学校和俏专业很多录取分数也不低。
最后家庭会议一致商定,小A还是继续填报本一征求志愿,但这次只挑院校,不敢挑专业了。征求志愿时小A填报了“A.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B.江苏大学,C.浙江工业大学,D.青岛理工大学”,服从专业调剂,最终顺利录取C志愿浙江工业大学。
【志愿分析】:考生的学校和专业取向一定要基于自身的高考成绩,作为理科生来说,2011年592分的成绩,在一本线上不能说低,也不能说高,但是在对专业有强烈要求的同时,对学校同样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则未免要求太高。在该生填报一本学校时,选择一所“名气”并不大的学校的工科专业,是一个十分实际的选择;如果偏重院校,就要在专业选择上让步,尽量服从调剂,避免投档后又遭退档的风险。
【报考建议】:2013新编《海都高招金手册》,不仅列出了不同院校各个专业的平均分和超线分数,还将每所院校不同专业的录取平均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即越受考生追捧、录取平均分数越高的专业排在前面,较冷门的专业排在后面,相关专业的冷热程度一目了然,方便考生和家长查询近三年各院校在闽录取的专业的冷热程度。
如果考生在同一专业的不同院校之间难以取舍,可以按以下顺序进行筛选: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点—硕士学位点—专业成立时间。
案例4
扎堆拼省内高校未被录取
小H:2011年文史类523分,本科未录取
小H高考成绩523分,超过2011年文史类本二线(473分)50分。由于2011年福建省高招取消本三批录取,将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全部并入本二批招生,导致当年划定的本二线远低于前几年。虽然小H的成绩超过本二线50分,但不能简单地把前几年的“超线分”作为填报志愿的依据。可惜小H没留意这个新政策。
由于小H是个女生,家长不希望她到省外上大学,于是她选择的六所公办院校是清一色的省属高校,分别是:“A.厦门理工学院(面向全省),B.闽江学院(校本部),C.福建师范大学福清校区,D.泉州师范学院,E.莆田学院,F.福建江夏学院”,结果她作为保底的F志愿——福建江夏学院的文史投档线529分,六所院校的投档线小H一所都没能达到。本二公布征求计划时,小H又错过了填报征求志愿时间,最终只能遗憾地落榜。
【志愿分析】:省内地处福州、厦门的老牌公立一般本科院校,每年报考人数火爆,投档分数多逼近本一线,这与2011年“三校两专业”纳入本一批招生不无关系。今年又规定,新增加闽南师范大学(除闽台合作专业外)进入本一批招生,而福建工程学院以及厦门理工学院的部分专业也进入本一招生。
近两三年来,集美大学等一批老牌本科逐渐进入省内高校的“第一梯队”,录取分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当年小H用福建江夏学院保底并不稳妥,虽然江夏学院2010年仅超本二线20多分,但2011年本三并入本二扩容的新形势,已经不能用前几年的“超线分”来衡量当年的成绩,如果小H用一所民办院校或独立学院保底,即使前几个志愿“冲”不上公办校,也不至于没有一所院校出档。
【报考建议】:近年来有不少高校调整招生录取批次,2011年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又并入本二批招生,这些变化往往让头回接触高考志愿填报的考生和家长很难根据往年成绩作出参考。
为方便考生和家长定位,2013新编《海都高招金手册》在归纳整理招生量最大的本二批数据时作了创新,将近三年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录取分数并入一般本科院校重新排列顺序。其中,近两年所推算的平均分“超线分”,根据调整前的本三批(即现本二批)最低录取控制线进行计算;2010年则根据未调整前的本二批最低录取控制线进行计算,出现负分值的院校专业可以作为保底院校参考。这样的做法,让考生和家长选择院校定位时一目了然,省去了收集整理大量录取数据的时间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