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钟兰 黄启鹏 实习生 李玲文/图
本报讯 “我今年还要认捐一个学生!”昨日,福州鼓楼区的陈女士又找到本报助学组。自2010年开始,她每年都认捐一位寒门学子,每年资助5000元学费。
陈女士说,认捐的三名学子,逢年过节都会给她打电话或发短信问候,还会跟她聊自己的大学生活,“感觉自己多了几个孩子”。
陈女士经常和朋友提起这些,大伙听了很羡慕。受她的影响,去年她的几位朋友都去认捐了寒门学子。今年,陈女士说她的表姑也要加入助学“一对一”,“我身边的助学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啊!”
昨日,高考成绩公布了,寒门学子们纷纷发来报喜短信,不过为高分欣喜的同时,他们也担忧未来的学费。如果您也想“一对一”认捐寒门学子,欢迎拨打本报助学热线968111。
□推荐寒门学子
全省读者可拨打本报热线968111,推荐优秀寒门学子,也可将寒门学子的情况写信寄到本报。
收件人:海峡都市报助学行动组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84号海都大厦三楼社区部邮编:350001
捐款方式
(了解详情可登录海都网视频深度专题tv.Nhaidu.com)
1.“邮储一对一账户”
即日起至9月1日,可通过省内各邮政网点、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不含厦门)下辖邮储网点,向本报助学行动组汇爱心款项。
收款人:海峡都市报阳光助学行动组;汇款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84号
2.转账汇款账户
开户行:工行晋安五四分理处。户名:海峡都市报社账号:1402013109004603888
学子档案11
何惠秋
霞浦一中宁德市霞浦县东园新村高考分数:理科539分
家里的“管家婆”
包揽家务、收集瓶瓶罐罐、打暑期工,她精心打理好这个“女人之家”
何惠秋原本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这一切在2008年的正月急转直下。那年,她的父亲跑船遇上海难,不幸丧生,还留下一大笔债务。
爸爸的突然离世,成为全家人无法言说的痛,生活也随之陷入了窘迫。惠秋的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四处打零工,养家糊口、偿还债务、供她和姐姐读书。
姐姐比何惠秋大两岁,在福州读大学。于是,陪在妈妈身边的何惠秋,就成了家里的“管家婆”,包揽所有家务。为了帮着赚一些家用,她把同学扔的矿泉水瓶、易拉罐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一个月也有10多元呢”。高考结束的第二天,她就去超市打暑期工了。
何妈妈说,孩子爸走后,小女儿变得特别节俭,买东西都挑便宜的,想给她买件衣服,还得征求她的同意。说起女儿的种种,何妈妈既欣慰又心疼。
学子档案12
雷永金
宁德一中宁德市漳湾镇下雷东村高考分数:理科545分
再续哥哥的大学梦
双亲离世后,18岁兄长辍学,供她和姐姐上学;她希望工作后,助哥哥重返校园
高中三年,雷永金省下了近千元的生活费,她打算用两三百元做本钱,暑假与同学合伙摆地摊,而剩下的600多元,则给哥哥买了一部手机。雷永金说,哥哥今年才23岁,但为了供她和姐姐读书,节俭程度就跟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样,手机坏了大半年都没舍得换。
雷永金上初一时,母亲不幸溺水身亡,次年父亲也过世了。18岁的哥哥便辍学,担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
雷永金说,她曾向哥哥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读书,让他别操心。起初哥哥也不相信她,但见她每一次都会把优异的成绩带回家,哥哥便完全信任了。不过高考前,哥哥也没少担心,但又怕给她造成压力,只能“偷偷摸摸”地向亲戚打听她的成绩,就连给她送吃的也很“隐蔽”。
雷永金一直藏着个小心思,“我哥其实很爱读书,但为了我和我姐,他只能辍学,所以我想等工作了,供我哥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