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新华社电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审查委员会6月26日批准了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开展视网膜再生的临床研究,这将是世界上首个iPS细胞临床试验。在诞生6年后,iPS细胞向着实用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引起普遍关注。
为何首选眼病
新批准的临床试验,是从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前臂采集直径约4毫米的皮肤组织,培育出iPS细胞,然后将其培育成色素上皮细胞,发育成薄片状之后,再移植到患者眼球的黄斑受损部位。
研究小组准备今年内选出6名患者,患者必须50岁以上,矫正视力不到0.3,并且现有疗法无效。选定患者和培养用于移植的细胞需要一年左右时间,预计对患者实施移植手术要到2014年夏季。
研究人员之所以选择这种眼病进行iPS细胞临床试验,是由于视网膜细胞不易癌变,即使癌变也容易与正常的组织区分,并可用激光烧灼治疗。
面临癌变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试验仍属临床一期,即研究排异反应、癌变等以确认安全性,真正评估治疗效果将在下一阶段。
但日本媒体对此高度关注。《产经新闻》6月28日发表社论指出:“对人类来说,这是新医疗的第一步。能够发育成各种细胞的iPS细胞,有可能使医疗的概念发生重大转变。这是因为,新医疗不是对因疾病和事故而丧失机能的脏器和组织进行‘修理和加固’,而是利用新细胞‘使其获得重生’。”
不过《产经新闻》也指出:“iPS细胞拥有的增殖能力也有癌变的危险,确立安全性是临床阶段的最大课题。”
□点击
iPS细胞
iPS细胞是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简称,即体细胞经诱导因子处理后转化而成的干细胞。其功能和胚胎干细胞类似,能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但分化发育能力低于胚胎干细胞。
iPS细胞开辟了再生医疗的新道路,前景无限。用患者自身体细胞培育iPS细胞,再分化发育成移植用组织和器官,很可能避免排异反应;另外,iPS细胞功能接近胚胎干细胞,却可以绕开有关胚胎干细胞的伦理争议。迄今,日本科学家已利用iPS细胞培育出血小板、色素细胞、造血干细胞、人类肝脏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