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廖庆升/文 包华/图
本报讯 暑期来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最自由的两个月。不过,对于大多数外来工子女来说,大人总有很多活要忙,他们只能自己找乐子。这种放任的自由背后,往往潜伏着危险,而孩子却难以意识到。
7月1日,本报记者选取了福州两名外来工孩子,跟踪他们一天的暑假生活,揪出那些被忽视的隐患。
“嗖”的一声,1日上午,二环路“茶园桥”公交车站旁,在晋安区站北外口小学读四年级的小军(化名)蹭蹭几下,爬到一棵芒果树上,耍了一会儿,又跳了下来。“我不爱吃芒果,就想爬树。”小军说。
半个小时后,小军来到新店义井村,不过并没有回租住的“家”,目标变成村边的铁路。路基的石块尖锐,踩上去不时滑动,两条铁路之间横着一条大沟,但小军没有丝毫停留,不费吹灰之力,就越过了铁轨。他说最喜欢站在铁轨边,看火车飞驰的感觉。刚过去没多久,就有一列火车呼啸而过,记者也捏了一把汗。
临近中午,天越来越热,小军又把阵地转移到益凤村的一条河。这条河没有护栏,水深不见底,小军却玩得不亦乐乎:“河里有福寿螺,红红的卵,捏一下,就碎了。”
小瑾(化名)是小军的同班同学,她说自己喜欢在小区里荡秋千,没事的时候,就一个人到离家约2公里的省体育中心玩。
“晚上的时候,我还会一个人到公园里去,黑点也不怕。”小瑾说,有时候过马路等不及,自己就会闯红灯。
在送孩子回去的路上,记者问小军,要是从树上摔下或掉进河里怎么办。小军回答说,除了做这些,也不知道能干吗,而且身边好多同伴都是这么过的,“我也想过去城区里的游乐园玩,但没人带我去,再说也没有钱。”
小瑾说,也曾遇到过坏叔叔,想骗她去其他地方玩,但她没去,“其实放假也很没意思,如果老是呆在家里,还不如去公园玩。”
7月安全夏令营
“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去哪里玩。”小瑾的爷爷陈依伯说,小瑾的父母经常不着家,自己也要上班,加上不懂,小瑾去哪里玩,自己很少管。
小军的母亲则说,孩子爱闹腾,就让他闹去,反正也不小了。
家庭安全教育缺失,从学校那虽能学到一些,但小军说,老师讲得太生硬,同学们不是很爱听。
本月7日起,本报与安利志愿者联手举办安全夏令营。一方面,让孩子们自由地寻找属于他们的快乐,另一方面,让他们学会留心藏在身边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