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蔡镇金 黄孔瑜 毛朝青 实习生 李晗晶 文/图
本报讯 去年7月,本报推出了“海都播报地表温度”,每天定时测量地表温度。今起,本报推出升级版的“海都温度”,除提供地表温度外,新增“气温”,因贴近人体感官,该温度我们称之为“裸温”。
值得注意的是,本报提供的“海都温度”,并不是严格气象学上的气温及地表温度,仅供市民参考。
昨日,我们选择了11时、14时、17时三个时点监测“裸温”。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海都大厦5楼天台,将一根最高显示50℃的温度计直立于1.5米高的木架上。温度计的温度由室内的27℃,缓缓往上爬,5分钟后,升至35℃,10分钟后,终于定格在45℃,而气象部门观测的实时气温为34.1℃,两者相差10.9℃。
随后,记者将此温度计放置于天台地面,很快,温度计就“爆表”了。记者只好启用电子温度计,这时显示天台地表温度为55℃。
14时,海都大厦5楼天台,温度计显示为46℃,比气象部门监测的35.7℃高出10.3℃;天台地面温度为64.5℃。
17时,记者再次来到楼顶同个位置,测得天台气温为38℃,超出气象部门发布的实时气温4.8℃,“裸温”还处于高温状态中。此时,天台地表温度为53.6℃。
上述三次测量,记者测的气温与气象气温均有相差。(见附表)
□专家释疑
预报气温测自离草坪1.5米高的百叶箱
本报昨日测量的“裸温”为何远高于气象部门预报的温度?
对此,气象专家解释,每个地方的气温都不一样,市区气温一般比城郊高,草地上的气温比道路上的来得低,海拔高的地方又比海拔低的来得低,即使是一条路上,每个路段上气温也不尽相同。
而天气预报的气温,是根据国际标准,在离地面1.5米高、无直晒、草坪上、通风环境下的百叶箱里测量的温度。因气象探测资料是全球共享的,所以,气象观测场内的仪器安装、布局都有统一的标准,百叶箱内的气温测量也是各地统一的。
专家说,如果让温度计在太阳暴晒下测量温度,肯定会高于百叶箱内的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