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薇 黄启鹏 实习生 叶建辉 许毅栋 文/图
本报讯 江水在给人带来清凉的同时,也不时无情地夺走人命,最近一段时间,福州溺亡事故时有发生。昨日,记者跟随省红十字会水上安全救生志愿服务总队的队员,乘坐动力艇在闽江巡逻查看水情。
动力艇从洪山桥出发,往东顺流而下,经金山大桥、尤溪洲大桥、三县洲大桥、解放大桥到闽江大桥,约16公里长的水域里,不时见到激流、漩涡,河道时宽时窄,水情复杂。
大桥桥墩附近漩涡、激流最多
下午4点半,记者跟随志愿者们一道,乘坐动力艇从西河泳场出发巡江,动力艇先开到洪山桥头,随后沿江而下。
水上救生志愿者告诉记者,桥墩下都是比较危险的水域,因为桥墩阻碍了水流,水位落差大,桥墩附近往往藏着漩涡。在巡逻时他们常常发现,一些泳客还特别喜欢到漩涡、激流处“冲浪”,其实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动力艇经过解放大桥时,远远就能看到桥下水面有很多漩涡,而当小艇经过桥下时,几个大浪打来,动力艇摇摇晃晃,记者身上的衣服都被打湿了。
西河泳场石坝外围、南岸,中洲岛附近等水域
这几个地点游泳危险
志愿者、负责培训救生员的省红会水上救生教练程剑光说,从解放大桥到闽江大桥这一段水域,是最危险的水域之一,因为河道受中洲岛阻挡,突然变窄,沿岸码头又很多。记者看到,即使在这段最危险的水域,也仍然有零星泳客在江中游泳。
闽江大桥桥下是一个码头,停着几艘船,一些市民就在船周边游泳。省红会水上安全救生志愿服务总队长魏勇生说,在船边游泳也并非安全之策。退潮时,水流遇到船的阻力就往下走,一旦泳者体力不支,就有可能被“吸”到船底。
此外,在西河泳场南岸的码头,也有不少市民游泳戏水。志愿者们说,这里没有浅水区,从浮标铺就的一片空地下水,水深就达4米多,涨潮时更达7米多,不建议水性不好的泳者到此处游泳。
而西河泳场的石坝外围,也很危险。“一旦涨潮,所有的石坝都会被淹没。”志愿者江和基说。
志愿者呼吁闽江沿岸设救生竹竿
省红会水上安全救生志愿服务总队长魏勇生说,最近溺水事故仍时有发生,建议闽江公园沿岸每隔50米左右设置一根10~15米长的救生竹竿,万一有人溺水,施救者只需递出竹竿,即可把溺水者拉上岸,成本低廉,又能派上大用场。
魏勇生说,闽江水情复杂,沿岸救生站却很少。他希望由政府出面在闽江沿岸设立救生站、瞭望塔,并配备必要的装备,由志愿者们提供救援服务,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而程剑光则提醒说,闽江水情复杂,不定哪里就有漩涡、激流,因此泳客一定要带上救生浮标,最好是泡沫型浮标。
□观察
暑期安全管理 不能指望孩子“安分守己”
N据新华社
面对频频发生的安全事件,一些家长不得不对孩子“禁足”。教育专家认为,遏制中小学生溺亡悲剧频发,不能简单指望孩子“安分守己”,需要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暑期是孩子们难得的释放天性的时间,因为潜在的安全隐患而简单地对孩子“禁足”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充分利用暑期亲近自然、增长见识,但前提条件是确保安全。
王忠武说,学校应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提醒,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例如可针对学校周边可能出现危险的河道、池塘等,组织学生现场参观,老师现场讲解安全避险知识。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放假或是放学后,他们的行动无人监管。王忠武建议,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学校应延伸假期管理,不能认为放假之后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可在假期组织学生集体游玩等,满足孩子们的切实需求。
另外,在重点河段、路段,有关管理政府部门可安排人力巡防警戒,或动员周边群众进行看护。对危险道路、河流、池塘等地应立警示牌,提示危险。王忠武说,有些警示牌信息过于简单,如“禁止下水”“禁止横穿马路”等,不足以引起足够重视。警示牌应当信息充分,将可能发生的危险一并说明,给人以足够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