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7版:莆田新闻/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包装自然盐每包涨3毛钱
进口奶粉降价 莆田妈妈仍青睐代购
长寿社区果然不负其名
猪肉零售价逆市上涨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寿社区果然不负其名
常住人口3800多人中,80岁以上老人有118人,90岁以上老人有15人,最老寿星已经106岁
长寿社区的名称源于这座已有千年历史的长寿社
106岁的林赋梅(左)是长寿社区年纪最大的老人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社区名为长寿,那社区的居民是不是都很长寿?”日前,市民陈先生听闻莆田市区有个长寿社区,他充满好奇,想知道长寿社区是否“名副其实”。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长寿社区的名字源于缘于一座“长寿老庙”,这里不仅有“长寿老人”,还有“长寿老房”。

长寿老庙比莆田城早50年

社区一位70多岁的老人带记者来到辖区县巷,只见一座名为“长寿社”的古庙。老人说,长寿社区的名称就源于这座长寿社。明代《八闽通志》记载,长寿社庙宇创建于五代时期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祭祀的为唐代观察使陈岩之侄陈寅。陈寅乐善好施,90岁去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当地建庙供奉。因他高龄长寿,这座庙就叫“长寿社”。

长寿社迄今已有1083年,香火千年不断。长寿社比莆田城兴建还早50多年,社址千年不变,门前路口是莆田城内“九头十八巷”之“社衙头”,是古代莆田城内南北交通要冲。

长寿老人已经5代同堂

社区主任陈琼华告诉记者,长寿社区一直以来都有许多长寿老人。据了解,目前长寿社区常住人口3800多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有118人,90岁以上老人有15人,百岁老人有1人。106岁的林赋梅是长寿社区年纪最大的老人。老人出生于清末,已经5代同堂,儿孙有50多人。74岁的郑文韩是老人的二儿子,他告诉记者,去年清明节,他们想拍全家福,结果人太多了,只能分批拍照。

长寿老房历经大地震不倒

长寿社区是镇海街道7个社区和4个村委会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然而,这个仅0.3平方公里的社区却是莆田市区最多老街巷和老民居的聚集之地。

莆田市区商业繁华地段,有一片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分布在六条古街里。这六条古街除了坊巷,大路、县巷、后街、衙后、庙前全部在长寿社区内。长寿社区内最老的民居要数明尚书陈经邦故居“大宗伯第”。这座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少数明代大型一品官典型府第豪宅是莆田首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32年(1604年),莆田发生大地震,房屋倾倒无数,但“大宗伯第”却岿然不动,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她102岁时,还能打理自家临街店铺。前两年,还能扫扫地、做做家务。现在身体比较差了,儿孙们也不让她干活。”郑文韩说,他的奶奶和姑姑也曾住在长寿社区,都活到了90多岁。

□相关新闻

历史文化名村成高校实践基地

N本报记者 陈小芳

本报讯 荔城区拱辰街道东阳村是历史名村,可因后期缺乏保护,古建筑破坏严重。记者了解到,东阳村近日挂牌成为省内两所高校的实践基地。莆田学院建筑专业的学子作为基地建成后的第一批实践者,将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对古民居提出保护意见。

东阳村建于明初,已有六百多年历史。1993年,东阳明清民居建筑群被莆田市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缺乏保护意识,民居破坏较严重,同时还存在未设立保护标志、未划定保护范围、未成立保护机构、未建立保护档案等问题。为了学习东阳村的文化底蕴,呼吁市民保护古民居,7月8日,东阳村正式挂牌为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