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陈仁鉴是我国著名剧作家,可鲜少人知道,他早年曾学过国画。今年是陈仁鉴诞辰100周年,莆田戏迷协会在收集相关纪念物时,在仙游榜头后坂圆通寺发现了目前唯一一处陈仁鉴所绘壁画。
画于1949年作成
圆通寺始建于南宋高宗初年,目前是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陈仁鉴壁画位于寺庙后殿。
在寺庙后殿,左侧是供人们祈梦的石洞,右侧墙壁上有幅“达摩祖师”壁画,没有落款,寺里的师傅说是著名国画家李耕遗作。陈仁鉴的壁画在“达摩祖师”壁画左右两侧,山水画作和题字都还清晰可见。左侧为山水劲松壁画,落款“仁鉴作”,加印章。右侧为起伏的山峦,落款为“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半月,南溪陈仁鉴作”,也加盖印章。画作的题字为“圆明顿悟西来意 通达宏开南派宗”。
作壁画未告知家人
74岁的陈纪联是陈仁鉴的二儿子,他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前,他的父亲曾在莆田东山职业中学学画,专攻山水国画。后来又到上海美术专业学校学习,但在上海仅一年,就结束了他的学画生涯。1948年,陈仁鉴在榜头参加地下党,1949年他们在榜头举行武装斗争。陈纪联估计,父亲就是在那时利用闲暇时间在圆通寺画下壁画。
“父亲平时不会跟我们说他的事,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圆通寺画壁画。”陈纪联说,1956年,他上中学,有一次旅游来到圆通寺,看到墙上的落款,这才知道是父亲留下的壁画。
曾差点毁于一旦
然而,这两幅壁画曾经差点被毁于一旦。寺庙有一次要装修,庙里的师父看到墙上的画作已经陈旧褪色,想请民间画匠涂上石灰,重新描画。当时,仙游县文化局有个干事恰巧前来寺里,看到壁画要被刷掉,他赶紧对寺里的师父说,新中国成立后,陈仁鉴就没再作画了,他的画作非常少见,这两幅壁画非常珍贵。在他的劝阻下,壁画保住了。李耕的儿子李朴看过画作曾说,国画技巧成熟,造诣很高,具有研究价值。
“父亲的主要成就在于剧本创作,他留下的画作非常稀少。”陈纪联说,“此前省博物馆和泉州的一些友人曾让我赠画。一位李姓朋友在晚年时,把父亲的画作捐献给香港一家博物馆收藏。”
□链接
陈仁鉴(1913—1995),仙游人,我国著名剧作家,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顾问,福建省戏剧家协会顾问,莆田市剧协名誉主席,有68部剧作、30多篇剧论传世。他是仙游县鲤声剧团的创始人之一,作品在全国剧坛享有较高地位。作品《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分别被选入王季思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悲剧选》、《中国当代喜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