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杨亚茹 包华 文/图
本报讯 6月1日起,福州警方对闯红灯的行人正式“开罚”,到现在,榕城整治行人闯红灯持续了近两个月。两个月来,本报持续关注,整治前期,一些路口的闯红灯现象有所好转。
昨日下午,记者回访了福州几个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重灾区”,记者发现,部分路口又渐渐恢复了扎堆闯红灯的常态。
地点一:五四路华林路口
围挡拆了,路宽了,闯灯者少了
昨天下午4时,记者来到五四路华林路口。
由于地铁围挡施工,之前,这一路口成为行人闯红灯“重灾区”。早晚高峰期间,警方也加派警力和协管员,维持路口秩序。
7月中旬,五四路华林路口的地铁围挡开始陆续拆除,目前,只剩下北侧一处长约10米的围挡未拆。围挡拆了,斑马线变短了,红绿灯给行人过街的时间也多了。
昨天下午4时至4时15分,过斑马线的非机动车车次和人次不下300次,匆匆闯红灯的行人4人,电动车9辆,与之前大批闯红灯者集体过马路的情况相比,明显好转。
协管员陈师傅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之前路口设置了二次过街,中间一段斑马线被围挡遮住,成为协管员管理的“盲区”,自然也给了闯红灯者以可乘之机。“现在好了,整个路口行人都尽收眼底,看见有闯红灯的就吹口哨。”陈师傅说,这招很管用,一吹口哨,行人脸上“挂”不住,也就不敢闯了。
地点二:六一路湖东路口
没人管时,遵守率依旧低
同样是闯红灯“重灾区”,湖东路六一北路交叉口,有无协管差别很大。闯红灯这个“老大难”问题,依旧面临靠人管的尴尬境地。
这一路口周边分布着多所中学和幼儿园,平时早晚高峰,在路口随处可见接送孩子的家长大军。昨天下午5点,距离晚高峰还有一段时间,路口鲜见熙熙攘攘的接送孩子的家长,人一少,路口等灯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也变得守规矩,10分钟内,只有2辆电动车闯红灯。
但由于昨天福州高温酷暑,加上路口没有遮阳伞,一些行人和电动车车主耐不住热浪,车一少,便又急闯红灯。记者发现,一旦有人“开闯”,就有人紧随其后。一个人“带动”另一个人,闯灯大军再度成形。
□记者手记
规矩不行难成方圆
15日,福州六一路东大路口,一女子闯红灯过街时,被押钞车碾轧身亡。
如此惨烈事故,还是未能给闯红灯者敲响警钟。
对“中国式过马路”,福州警方进行了整治。然而,整治持续了两个月,榕城街头,行人和电动车闯红灯的现象仍随处可见。拉红绳、吹口哨等阻拦措施虽然见效,却不可能每时每地都这样做。整治“中国式过马路”,单靠断续的突击行动,恐难以奏效。
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有规矩,为何仍不能成方圆?行人闯红灯仅仅只是一个表面化的问题,它反映出的,是集体对“规矩”的漠视。